20、30年对于历史长河是弹指一挥间,对于人生旅途却近乎小半程。在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有一批中年员工,从豆蔻年华到知命之年,他们见证了农行一代代跨越、一次次转型。
在企业发展中,他们由懵懂少年成长为“中流砥柱”,在工作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凝聚中国梦,承载企业情。从荣昌到石柱,从綦江到巫溪,在重庆农行44个分支行,数千名员工中,将记录25人,有柜员、大堂助理、档案管理员,也有客户经理、网点负责人。
记者们通过一系列报道,串起一支重庆农行员工精神的梦之队。他们与农行的故事,充分体现了真诚服务、爱岗敬业、努力上进的企业精神,为重庆农行增强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着重庆农行的“辨识度”。
重庆农行巴南马王坪支行,宽敞的大堂里,总有一个人跑前跑后,一刻不停,笑容洋溢、把亲切挂在脸上——谁能想到,她在独自对抗病魔……48岁的谢永红,是农行马王坪支行大堂引导员,身患癌症,工作起来,却用笑容治愈了所有人。
29年扎根农行 从凉山山沟走向重庆巴南
1988年,高中毕业的谢永红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迎来了她银行事业的起点。
这一年,19岁的谢永红被分配到一个小山沟里,网点离县城20多公里,山路崎岖不平,每次上班路程要花费近4个小时。冬天天寒地冻,宿舍里面没有取暖设备,普通棉被难以御寒,早晨起来,水管经常被冻住,要用火把冰烤化,才能见到缓缓细流。对于这些,谢永红还能忍受,真正让她着急的是,网点的同事几乎都是彝族人,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也都是当地的彝族群众,自己语言不通,怎么开展工作?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节奏,谢永红一闲下来就跟同事学习彝族语言,和同事聊家常,谈工作,摆摆“龙门阵”。同事们看到谢永红这么努力,也都尽力帮她,许多同事还邀请谢永红到家里做客,教她彝族语言,帮她适应当地生活。
在身边同事的帮助下,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谢永红就能够熟练的用彝族语言跟客户进行交流,同时,也融入到了当地的彝族“大家庭”里。
后来,谢永红被调来重庆,扎根在了巴南,凭着一点一滴的积累,坚持不懈的努力,她从一个普通的柜台职员做起,慢慢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果自己不去努力,谁也帮不了自己”谢永红回忆道。
突遇癌症 工作丢不下
2013年国庆假期,正逢农行BoEing对公系统切换上线,大量数据需要核算校对,身为会计主管,谢永红想也没想就选择了加班。第一天就感到身体不适,后来还是被丈夫硬拉着去做了检查,但下午就又跑回单位了。
一连几天,谢永红为了不耽误系统切换,每天埋头在众多材料与数据之中,全然忘记了还去过医院这回事。5天之后,想起检查结果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午饭没顾上吃,便匆匆赶去医院。但结果仿佛晴天霹雳:宫颈癌2B期,要想控制病情,只能放疗和化疗,因为已经无法进行手术……结果令人难以接受,但为了不影响系统切换,谢永红还是努力稳定好情绪,第一时间赶回单位,将工作顺利移交、办好一切手续,才开始接受治疗。
即使治疗期间,谢永红还是时刻想着回农行上班。为了即将到来的会计主管资格考试,谢永红甚至把笔记本带到医院学习,不管医生和家人怎样劝阻——终于,这份坚持和毅力让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
半年的治疗后,谢永红顾不上在家休养,匆匆回到农行。大病后的谢永红,身体状况再不允许那么高强度的工作,以免影响整个工作进度,她主动要求换岗,就这样,她又从“幕后”转到了“前台”,直面客户,继续在大堂里播种热情。
把病魔踩在脚下 在工作中扬起笑脸
化疗之后的谢永红头发已经掉光,上班只能带着假发。身体虚弱,加之天气炎热,工作中谢永红总是汗流不停,工作一天,身上的衣服几乎可以拧出水来。大病之后,她的白细胞指数极低,稍一感冒,几个月都不见好转。但是面对同事和客户,她总会扬起亲切的笑脸,呈现出最好的一面。
2014年6月,一位60多岁的客户急急忙忙赶到网点,神色焦急,谢永红经过询问了解到,该客户有一张存单密码忘记了,但家里却急着用钱。根据银行规定,更改密码业务必须本人亲自办理,但由于存单户名是该客户的爱人,当时正在医院,生命垂危。掌握了情况之后,谢永红第一时间和客户做了解释,并立即带着一名同事顶着烈日到医院调查,几经周折,依照规定为客户开通了绿色通道。客户及时取出了款项,也为家属的治疗争取了时间。而奔波了一天的谢永红一身衣服已经被汗湿透,脸色苍白,但还是笑着对客户说道:“这是救命钱,耽误不得。”
2015年12月份,重庆市巴南区水轮厂退休职工吕荣炳老先生专程上门给谢永红送锦旗,原来老先生视力不好,子女也不再身边,每次来银行办理业务谢永红都会热情接待,给予最周到细致的服务,谢永红却说,这是职责所在,只是站在了客户角度去思考。
及时提醒客户诈骗信息、帮客户保管遗失的钱包、教客户使用自助机器……一桩桩,一件件,在别人眼中不起眼的小事情,谢永红都会非常用心去对待,并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渐渐的,谢永红在大堂引导的位置上越来越有干劲,身体情况也开始好转。
“我这一辈子都在农行工作,也爱农行,农行就是自己的家。”谢永红面带微笑,由衷地说道。
磨炼向上的力量 发出自己的光芒
在岗期间,谢永红的工作业绩一直都很突出。在农行重庆分行举办的第一届和第二届零售业务技能大赛中,谢永红曾获得多项大奖,还被评为2009年度、2010年度和2013年度农行重庆市分行优秀运营主管,并多次获得农行巴南支行“十佳员工”称号。2016年,谢永红被授予重庆市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章。
“谢永红无论在大堂引导还是在会计主管岗位,在银行业务系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位置,因其各方面业务技能的精通,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更方便地为客户解决难题,在银行整体业务的推进中,谢永红这个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马王坪支行邹副行长对谢永红评价道。
如今,谢永红的病情基本稳定,虽然已经快50岁了,但她却有自己的坚持:自己在岗一天,就要做出一天的成绩来,未来的日子里,自己仍然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即使不是最亮的星,也要发出闪耀的光芒!
20、30年对于历史长河是弹指一挥间,对于人生旅途却近乎小半程。在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有一批中年员工,从豆蔻年华到知命之年,他们见证了农行一代代跨越、一次次转型。
在企业发展中,他们由懵懂少年成长为“中流砥柱”,在工作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凝聚中国梦,承载企业情。从荣昌到石柱,从綦江到巫溪,在重庆农行44个分支行,数千名员工中,将记录25人,有柜员、大堂助理、档案管理员,也有客户经理、网点负责人。
记者们通过一系列报道,串起一支重庆农行员工精神的梦之队。他们与农行的故事,充分体现了真诚服务、爱岗敬业、努力上进的企业精神,为重庆农行增强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着重庆农行的“辨识度”。
重庆农行巴南马王坪支行,宽敞的大堂里,总有一个人跑前跑后,一刻不停,笑容洋溢、把亲切挂在脸上——谁能想到,她在独自对抗病魔……48岁的谢永红,是农行马王坪支行大堂引导员,身患癌症,工作起来,却用笑容治愈了所有人。
29年扎根农行 从凉山山沟走向重庆巴南
1988年,高中毕业的谢永红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迎来了她银行事业的起点。
这一年,19岁的谢永红被分配到一个小山沟里,网点离县城20多公里,山路崎岖不平,每次上班路程要花费近4个小时。冬天天寒地冻,宿舍里面没有取暖设备,普通棉被难以御寒,早晨起来,水管经常被冻住,要用火把冰烤化,才能见到缓缓细流。对于这些,谢永红还能忍受,真正让她着急的是,网点的同事几乎都是彝族人,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也都是当地的彝族群众,自己语言不通,怎么开展工作?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节奏,谢永红一闲下来就跟同事学习彝族语言,和同事聊家常,谈工作,摆摆“龙门阵”。同事们看到谢永红这么努力,也都尽力帮她,许多同事还邀请谢永红到家里做客,教她彝族语言,帮她适应当地生活。
在身边同事的帮助下,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谢永红就能够熟练的用彝族语言跟客户进行交流,同时,也融入到了当地的彝族“大家庭”里。
后来,谢永红被调来重庆,扎根在了巴南,凭着一点一滴的积累,坚持不懈的努力,她从一个普通的柜台职员做起,慢慢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果自己不去努力,谁也帮不了自己”谢永红回忆道。
突遇癌症 工作丢不下
2013年国庆假期,正逢农行BoEing对公系统切换上线,大量数据需要核算校对,身为会计主管,谢永红想也没想就选择了加班。第一天就感到身体不适,后来还是被丈夫硬拉着去做了检查,但下午就又跑回单位了。
一连几天,谢永红为了不耽误系统切换,每天埋头在众多材料与数据之中,全然忘记了还去过医院这回事。5天之后,想起检查结果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午饭没顾上吃,便匆匆赶去医院。但结果仿佛晴天霹雳:宫颈癌2B期,要想控制病情,只能放疗和化疗,因为已经无法进行手术……结果令人难以接受,但为了不影响系统切换,谢永红还是努力稳定好情绪,第一时间赶回单位,将工作顺利移交、办好一切手续,才开始接受治疗。
即使治疗期间,谢永红还是时刻想着回农行上班。为了即将到来的会计主管资格考试,谢永红甚至把笔记本带到医院学习,不管医生和家人怎样劝阻——终于,这份坚持和毅力让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
半年的治疗后,谢永红顾不上在家休养,匆匆回到农行。大病后的谢永红,身体状况再不允许那么高强度的工作,以免影响整个工作进度,她主动要求换岗,就这样,她又从“幕后”转到了“前台”,直面客户,继续在大堂里播种热情。
把病魔踩在脚下 在工作中扬起笑脸
化疗之后的谢永红头发已经掉光,上班只能带着假发。身体虚弱,加之天气炎热,工作中谢永红总是汗流不停,工作一天,身上的衣服几乎可以拧出水来。大病之后,她的白细胞指数极低,稍一感冒,几个月都不见好转。但是面对同事和客户,她总会扬起亲切的笑脸,呈现出最好的一面。
2014年6月,一位60多岁的客户急急忙忙赶到网点,神色焦急,谢永红经过询问了解到,该客户有一张存单密码忘记了,但家里却急着用钱。根据银行规定,更改密码业务必须本人亲自办理,但由于存单户名是该客户的爱人,当时正在医院,生命垂危。掌握了情况之后,谢永红第一时间和客户做了解释,并立即带着一名同事顶着烈日到医院调查,几经周折,依照规定为客户开通了绿色通道。客户及时取出了款项,也为家属的治疗争取了时间。而奔波了一天的谢永红一身衣服已经被汗湿透,脸色苍白,但还是笑着对客户说道:“这是救命钱,耽误不得。”
2015年12月份,重庆市巴南区水轮厂退休职工吕荣炳老先生专程上门给谢永红送锦旗,原来老先生视力不好,子女也不再身边,每次来银行办理业务谢永红都会热情接待,给予最周到细致的服务,谢永红却说,这是职责所在,只是站在了客户角度去思考。
及时提醒客户诈骗信息、帮客户保管遗失的钱包、教客户使用自助机器……一桩桩,一件件,在别人眼中不起眼的小事情,谢永红都会非常用心去对待,并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渐渐的,谢永红在大堂引导的位置上越来越有干劲,身体情况也开始好转。
“我这一辈子都在农行工作,也爱农行,农行就是自己的家。”谢永红面带微笑,由衷地说道。
磨炼向上的力量 发出自己的光芒
在岗期间,谢永红的工作业绩一直都很突出。在农行重庆分行举办的第一届和第二届零售业务技能大赛中,谢永红曾获得多项大奖,还被评为2009年度、2010年度和2013年度农行重庆市分行优秀运营主管,并多次获得农行巴南支行“十佳员工”称号。2016年,谢永红被授予重庆市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章。
“谢永红无论在大堂引导还是在会计主管岗位,在银行业务系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位置,因其各方面业务技能的精通,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更方便地为客户解决难题,在银行整体业务的推进中,谢永红这个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马王坪支行邹副行长对谢永红评价道。
如今,谢永红的病情基本稳定,虽然已经快50岁了,但她却有自己的坚持:自己在岗一天,就要做出一天的成绩来,未来的日子里,自己仍然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即使不是最亮的星,也要发出闪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