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有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有序有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2019-05-0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近日公布。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意见》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对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意义深远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需要整体谋划、明确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司长陈亚军说。

陈亚军表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是工业革命以来很多国家的施政重点,也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广泛讨论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从现阶段来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着现实而深刻的时代背景,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当前,我国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关系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陈亚军说。

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过程中,同步发展是核心任务。“其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可以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一个载体和平台,带动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加快发展,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陈亚军表示。

城乡融合发展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强劲动力。陈亚军表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促进乡村资源要素与全国大市场对接,能够释放可观的改革红利,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谈乡村,必须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路子,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破解难题。”陈亚军说。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城乡之间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在资源布局、能力提供和服务质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周南表示,公共服务仍是乡村发展的明显短板,要实现共享发展,必须加快补齐。

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周南表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周南表示,要建立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统筹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和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并通过鼓励县医院和乡村卫生所建立医疗共同体,鼓励城市大医院对口帮扶或者发展远程医疗来缓解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周南介绍,要统筹城乡公共文化的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推动文化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方面,周南介绍,要加快实现各类社会保险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充分发挥社保对保障人民生活和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

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处长刘春雨表示,《意见》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举措,旨在真正构建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刘春雨表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核心是夯实土地的产权基础,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此,《意见》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这是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的重要改革措施。”刘春雨说,在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过程中,要坚持有序、稳慎的原则,在严守底线、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严守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不得突破现有规划、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不出现违法用地等行为。

《意见》提出了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等举措。刘春雨表示,抓紧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要平等保护并进一步放活承包地经营权,让农民吃“定心丸”,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制度保障。

“需要强调的是,承包地的农业用途不能改变,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不能开,不搞‘一刀切’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也不能突破按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则,严格禁止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刘春雨说。

放宽落户不等于放松房地产调控

“解决市民化问题的途径很明确,就是‘两条腿一块走’。”陈亚军表示,一是落户,要促进有条件、有能力在城市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二是通过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实现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截至2018年底,仍有2.26亿已成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户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其中65%分布在地级以上的城市。“光靠小城镇、小城市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需要推动大中小城市放开放宽落户限制。”陈亚军表示,不能将政策片面理解为抢人大战,也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是放松房地产调控。

陈亚军表示,解决农民工的落户问题,不能搞选择性改革,要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城市需要人才,但是更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口,绝不能搞选择性落户。

“放宽落户不等于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不管户籍制度怎么改,‘房住不炒’的定位是必须坚持、不能动摇的。”陈亚军表示,应始终把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这个底线坚持好,城市既要满足刚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又要坚决避免投机者借机“钻空子”,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防止房价大起大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有序有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2019-05-07 17:14:27 来源: 0 条评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近日公布。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意见》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对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意义深远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需要整体谋划、明确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司长陈亚军说。

陈亚军表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是工业革命以来很多国家的施政重点,也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广泛讨论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从现阶段来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着现实而深刻的时代背景,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当前,我国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关系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陈亚军说。

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过程中,同步发展是核心任务。“其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可以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一个载体和平台,带动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加快发展,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陈亚军表示。

城乡融合发展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强劲动力。陈亚军表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促进乡村资源要素与全国大市场对接,能够释放可观的改革红利,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谈乡村,必须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路子,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破解难题。”陈亚军说。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城乡之间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在资源布局、能力提供和服务质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周南表示,公共服务仍是乡村发展的明显短板,要实现共享发展,必须加快补齐。

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周南表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周南表示,要建立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统筹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和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并通过鼓励县医院和乡村卫生所建立医疗共同体,鼓励城市大医院对口帮扶或者发展远程医疗来缓解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周南介绍,要统筹城乡公共文化的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推动文化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方面,周南介绍,要加快实现各类社会保险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充分发挥社保对保障人民生活和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

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处长刘春雨表示,《意见》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举措,旨在真正构建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刘春雨表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核心是夯实土地的产权基础,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此,《意见》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这是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的重要改革措施。”刘春雨说,在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过程中,要坚持有序、稳慎的原则,在严守底线、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严守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不得突破现有规划、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不出现违法用地等行为。

《意见》提出了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等举措。刘春雨表示,抓紧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要平等保护并进一步放活承包地经营权,让农民吃“定心丸”,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制度保障。

“需要强调的是,承包地的农业用途不能改变,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不能开,不搞‘一刀切’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也不能突破按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则,严格禁止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刘春雨说。

放宽落户不等于放松房地产调控

“解决市民化问题的途径很明确,就是‘两条腿一块走’。”陈亚军表示,一是落户,要促进有条件、有能力在城市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二是通过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实现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截至2018年底,仍有2.26亿已成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户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其中65%分布在地级以上的城市。“光靠小城镇、小城市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需要推动大中小城市放开放宽落户限制。”陈亚军表示,不能将政策片面理解为抢人大战,也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是放松房地产调控。

陈亚军表示,解决农民工的落户问题,不能搞选择性改革,要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城市需要人才,但是更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口,绝不能搞选择性落户。

“放宽落户不等于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不管户籍制度怎么改,‘房住不炒’的定位是必须坚持、不能动摇的。”陈亚军表示,应始终把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这个底线坚持好,城市既要满足刚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又要坚决避免投机者借机“钻空子”,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防止房价大起大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周妍君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