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三年:农民增收 企业增效

“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三年:农民增收 企业增效

来源:经济日报2019-06-16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5日讯(记者 刘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优质粮食工程”2017年启动实施以来,中央财政连续三年投入奖励资金197亿元,调动各级财政和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撬动社会资本450多亿元参与实施,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产能结构不合理、优质产品供应不够、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粮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实现总产值3.1万亿元,增幅超过6%,粮食产业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势头。

据了解,“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三年来,实施范围由首批16个省份扩大到31个省份,相继落地了一批兴粮惠农项目,流通对种植的反馈激励作用明显,分等、分仓储存和精细化需求逐步扩大,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供应链不断优化,辐射带动作用稳步提高。“黑龙江大米”“吉林大米”“山西小米”等区域化粮油品牌纷纷涌现,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绿色粮油产品的需求。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介绍,“优质粮食工程”包括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三个子项。三个子项既自成体系,又互相支撑,整体推进、同向发力,强化集聚效应,实现粮油产品品种多、质量优、品牌强,让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从粮食产后服务来看,全国共计划建设产后服务中心5000多个,已建设完成1600个左右;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方面,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800余家;在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方面,以“五优联动”为抓手,系统提高粮食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通过开展优质粮食种植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农业,以及“中国好粮油”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拓展、科学消费理念宣传等举措,增加优质粮食产品的有效供给。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三年:农民增收 企业增效

2019-06-16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5日讯(记者 刘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优质粮食工程”2017年启动实施以来,中央财政连续三年投入奖励资金197亿元,调动各级财政和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撬动社会资本450多亿元参与实施,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产能结构不合理、优质产品供应不够、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粮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实现总产值3.1万亿元,增幅超过6%,粮食产业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势头。

据了解,“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三年来,实施范围由首批16个省份扩大到31个省份,相继落地了一批兴粮惠农项目,流通对种植的反馈激励作用明显,分等、分仓储存和精细化需求逐步扩大,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供应链不断优化,辐射带动作用稳步提高。“黑龙江大米”“吉林大米”“山西小米”等区域化粮油品牌纷纷涌现,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绿色粮油产品的需求。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介绍,“优质粮食工程”包括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三个子项。三个子项既自成体系,又互相支撑,整体推进、同向发力,强化集聚效应,实现粮油产品品种多、质量优、品牌强,让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从粮食产后服务来看,全国共计划建设产后服务中心5000多个,已建设完成1600个左右;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方面,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800余家;在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方面,以“五优联动”为抓手,系统提高粮食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通过开展优质粮食种植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农业,以及“中国好粮油”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拓展、科学消费理念宣传等举措,增加优质粮食产品的有效供给。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周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