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 有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众多专家强调,要重点关注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等各方面可能带来的新变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监管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 有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来源:中国经济网2019-10-30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在首届“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推动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是决定未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李伟看来,当前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驱动力和关键支撑力,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人才和数据资源应用两方面。

而对于未来的金融数字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这可以大幅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安全性,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坏账率和风险,进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此同时,众多专家也强调,要重点关注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等各方面可能带来的新变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数字化将成银行核心竞争力

近日,在首届“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组织机制、制度管理带来了深刻影响,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增长动能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未来金融生态变革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推动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是决定未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李伟称,人民银行前不久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是想引导金融业秉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原则,推动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同时也积极探索构建监管科技的应用框架,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打造中国版的监管沙箱,为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正环境。

不过,李伟也指出,这一转型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人才队伍方面,科技人才总量少、占比低,特别是科技的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严重不足。另外,在数据资源方面,因为标准不统一和部门权限问题,有数不能用;由于业务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有数不会用;由于制度不健全和随意使用外部数据、违规使用数据,有数就滥用。

此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领导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能力成熟度总体自评估只有3.01分(满分5分),李伟表示,这说明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还有很大的空间。

李伟表示,希望商业银行可以主动迎接数字化浪潮的挑战,正视问题、精准发力,积极应用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第一,加强战略部署,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第二,深入研究技术,加强技术的合理运用。第三,坚守安全底线,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第四,增进协同合作,打造良性生态。

金融数字化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看来,数字化在与金融相结合的过程中,其拥有的海量信息、计算能力、共识机制,可以大幅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安全性,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坏账率和风险。

李东荣强调,金融数字化转型要紧扣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现代数字技术在资源配置精准化、服务渠道全时化、业务流程自动化、风险管理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场景金融、电商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模式,破解当前金融业在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包括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多层次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多位专家强调,数字化转型难免面临新的风险,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李东荣表示,随着当前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开放合作的日益增多,金融账户和数据的关联性不断增强,金融活动的实时性和不间断性越发明显,金融风险的交叉性和复杂程度大幅度上升。

李东荣认为,应未雨绸缪,重视和关注数字化转型在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等各方面可能带来的新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覆盖业务、网络、技术、数据等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且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时,应该把合作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之内,坚持依法合规、自主风控、责任清晰的原则,切实做好对合作方的尽职调查、名单管理、风险监测,也包括退出管理。

在技术应用方面,李伟表示,要深入研判新技术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充分评估新技术和业务融合的潜在风险,建立健全试错、容错机制,把好安全关口,系牢合规准绳,卡紧应用标尺,防范技术风险向金融领域蔓延。要加强金融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利用标记化、安全多方计算、分布存储等手段,从源头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严格控制信息访问权限,严防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篡改和滥用。要强化供应链的安全管理,特别是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提前谋划多种技术方案互为备份,避免对单一产品或技术的依赖,培育具有弹性的供应链体系,保障供应链安全。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孙天琦认为,数字技术、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促进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开放、创新和发展,但也带来了非法跨境金融活动。在跨境金融服务监管上,功能监管一定要落地,跨境“无照驾驶”的金融服务一定要严厉打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监管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 有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2019-10-30 06:50:00 来源: 0 条评论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在首届“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推动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是决定未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李伟看来,当前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驱动力和关键支撑力,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人才和数据资源应用两方面。

而对于未来的金融数字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这可以大幅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安全性,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坏账率和风险,进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此同时,众多专家也强调,要重点关注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等各方面可能带来的新变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数字化将成银行核心竞争力

近日,在首届“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组织机制、制度管理带来了深刻影响,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增长动能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未来金融生态变革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推动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是决定未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李伟称,人民银行前不久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是想引导金融业秉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原则,推动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同时也积极探索构建监管科技的应用框架,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打造中国版的监管沙箱,为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正环境。

不过,李伟也指出,这一转型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人才队伍方面,科技人才总量少、占比低,特别是科技的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严重不足。另外,在数据资源方面,因为标准不统一和部门权限问题,有数不能用;由于业务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有数不会用;由于制度不健全和随意使用外部数据、违规使用数据,有数就滥用。

此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领导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能力成熟度总体自评估只有3.01分(满分5分),李伟表示,这说明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还有很大的空间。

李伟表示,希望商业银行可以主动迎接数字化浪潮的挑战,正视问题、精准发力,积极应用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第一,加强战略部署,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第二,深入研究技术,加强技术的合理运用。第三,坚守安全底线,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第四,增进协同合作,打造良性生态。

金融数字化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看来,数字化在与金融相结合的过程中,其拥有的海量信息、计算能力、共识机制,可以大幅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安全性,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坏账率和风险。

李东荣强调,金融数字化转型要紧扣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现代数字技术在资源配置精准化、服务渠道全时化、业务流程自动化、风险管理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场景金融、电商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模式,破解当前金融业在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包括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多层次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多位专家强调,数字化转型难免面临新的风险,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李东荣表示,随着当前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开放合作的日益增多,金融账户和数据的关联性不断增强,金融活动的实时性和不间断性越发明显,金融风险的交叉性和复杂程度大幅度上升。

李东荣认为,应未雨绸缪,重视和关注数字化转型在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等各方面可能带来的新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覆盖业务、网络、技术、数据等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且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时,应该把合作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之内,坚持依法合规、自主风控、责任清晰的原则,切实做好对合作方的尽职调查、名单管理、风险监测,也包括退出管理。

在技术应用方面,李伟表示,要深入研判新技术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充分评估新技术和业务融合的潜在风险,建立健全试错、容错机制,把好安全关口,系牢合规准绳,卡紧应用标尺,防范技术风险向金融领域蔓延。要加强金融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利用标记化、安全多方计算、分布存储等手段,从源头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严格控制信息访问权限,严防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篡改和滥用。要强化供应链的安全管理,特别是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提前谋划多种技术方案互为备份,避免对单一产品或技术的依赖,培育具有弹性的供应链体系,保障供应链安全。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孙天琦认为,数字技术、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促进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开放、创新和发展,但也带来了非法跨境金融活动。在跨境金融服务监管上,功能监管一定要落地,跨境“无照驾驶”的金融服务一定要严厉打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周妍君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