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将发行 怎么用?谁可以买?
6月15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将于6月18日采取竞争性招标的方式发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一期)、(二期)。

首批10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将发行 怎么用?谁可以买?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20-06-17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6月15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将于6月18日采取竞争性招标的方式发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一期)、(二期)。一期为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二期为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两期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均为500亿元,不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6月18日招标,6月19日开始计息,招标结束至6月19日进行分销,6月23日起上市交易。业内人士表示,这两期抗疫特别国债将采取记账式国债发行方式,个人也可以购买。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认为,提高赤字率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是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现政策有为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日前公开表示,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有一定的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的相关支出,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贴息、减免租金补贴等。各地可以在分配的额度内按照一定的比例预留机动资金,解决基层特殊困难的急需资金需求。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分配使用。

抗疫特别国债首发1000亿元

据经济日报,6月15日,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为筹集财政资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定发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一期)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二期)。

根据通知,一期国债为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二期国债为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两期国债定于6月18日招标,6月19日开始计息,招标结束至6月19日进行分销,6月23日起上市交易。

抗疫特别国债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由中央财政统一发行的特殊国债,不计入财政赤字,纳入国债余额限额,全部转给地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认为,提高赤字率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是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现政策有为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此前,我国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第一次是在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第二次是在2007年,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本金。

抗疫特别国债的用途、发行对象

据中国证券报,从财政部公告看,两期特别国债发行方式与记账式国债发行规则几乎相同。不过,这两期特别国债竞争性招标时间为6月18日上午10:35至11:35,而一般记账式国债多为周三招标。

财政部指出,除上述发行条件、竞争性招标、发行款缴纳有关规定外,这两期特别国债招标工作按《2020年记账式国债招标发行规则》执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网站显示,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也可购买,购买方式为开立证券账户或国债专用账户,在发行期内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直接认购,或到记账式国债承销商处直接购买。记账式国债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上市流通转让,兑付方式为通过各证券商的清算备付金账户及时划入各投资者的资金账户。

另据上海证券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日前公开表示,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有一定的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的相关支出,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贴息、减免租金补贴等。各地可以在分配的额度内按照一定的比例预留机动资金,解决基层特殊困难的急需资金需求。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分配使用。

今年中央确定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且全部用于地方项目建设,这激发地方的申报热情。此前,多地已经开始申报抗疫特别国债项目,申报流程与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申报流程相似。

其他政府债发行会为特别国债让路

据证券时报,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发行特别国债,不同于前两次特别国债发行主要采取定向的方式,本次万亿特别国债全部为市场化发行,超出市场预期。对于为何会全部采用市场化发行,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国债既是财政的重要工具,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产品,坚持市场化发行可以让中外资金融机构广泛参与投资,这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利于构建成熟完善的国债市场。

尽管万亿特别国债全部采用竞争性招标的发行方式体现了市场化,但要在7月底前发行完毕,市场仍担心会对资金面和其他债券发行形成扰动,15日临近尾盘,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国债调整幅度更大。

“在7月底前完成1万亿的市场化发行,会对债市形成情绪上的冲击,短期内是一个利空。”颜色称,但随着财政资金投放速度的加快,流动性紧张局面会大为缓解,总体看不会对市场流动性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更多表现为短期情绪扰动。

同时,多位受访人士指出,预计财政部也会采取措施缓解特别国债集中发行对市场的扰动,例如,7月底前,一般国债和地方债等其他政府债券的发行节奏会适当放缓,为特别国债发行“让路”。今年5月,财政部指导地方政府密集发行了1.3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将发行工作适度前置,减轻了6~7月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任务。

此外,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今年以来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较大,其中一部分资金会于6~7月支出,这部分资金的“解冻”也可以提高银行的超储率水平,弥补特别国债发行所造成的流动性消耗。

货币政策或配合对冲

据新华网, 业内人士预计,如果特别国债发行量大,货币政策会以相关操作协调配合。 1998年央行大幅降准释放了超过2400亿元存款准备金,增加了货币供应量;2007年特别国债发行主要采用定向方式,实质是央行外汇和财政部特别国债双方内部的一种资产交换,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偏中性。

此次两期特别国债发行量共计1000亿元,而本周三计划发行记账式附息国债1020亿元,因此特别国债发行对市场流动性冲击不明显。业内人士认为,特别国债规模相对来说不算太大,发行缴款压力较轻,因此央行如果配合操作,或更多采取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的短期工具,采用降准的可能性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6月8日至12日,央行逆回购操作频率明显升高,周内每个交易日都有操作。除了对到期的逆回购或中期借贷便利(MLF)进行“对冲”,央行还于9日和10日分别“新做”600亿元逆回购。6月8日至15日,央行实现净投放2800亿元。

未来,央行将综合考虑经济恢复情况、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以及货币政策制约条件等因素,适时开展“宽松”操作,降准、降息仍有可能,力度或以微调为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首批10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将发行 怎么用?谁可以买?

2020-06-17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6月15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将于6月18日采取竞争性招标的方式发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一期)、(二期)。一期为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二期为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两期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均为500亿元,不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6月18日招标,6月19日开始计息,招标结束至6月19日进行分销,6月23日起上市交易。业内人士表示,这两期抗疫特别国债将采取记账式国债发行方式,个人也可以购买。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认为,提高赤字率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是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现政策有为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日前公开表示,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有一定的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的相关支出,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贴息、减免租金补贴等。各地可以在分配的额度内按照一定的比例预留机动资金,解决基层特殊困难的急需资金需求。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分配使用。

抗疫特别国债首发1000亿元

据经济日报,6月15日,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为筹集财政资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定发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一期)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二期)。

根据通知,一期国债为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二期国债为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两期国债定于6月18日招标,6月19日开始计息,招标结束至6月19日进行分销,6月23日起上市交易。

抗疫特别国债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由中央财政统一发行的特殊国债,不计入财政赤字,纳入国债余额限额,全部转给地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认为,提高赤字率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是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现政策有为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此前,我国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第一次是在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第二次是在2007年,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本金。

抗疫特别国债的用途、发行对象

据中国证券报,从财政部公告看,两期特别国债发行方式与记账式国债发行规则几乎相同。不过,这两期特别国债竞争性招标时间为6月18日上午10:35至11:35,而一般记账式国债多为周三招标。

财政部指出,除上述发行条件、竞争性招标、发行款缴纳有关规定外,这两期特别国债招标工作按《2020年记账式国债招标发行规则》执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网站显示,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也可购买,购买方式为开立证券账户或国债专用账户,在发行期内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直接认购,或到记账式国债承销商处直接购买。记账式国债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上市流通转让,兑付方式为通过各证券商的清算备付金账户及时划入各投资者的资金账户。

另据上海证券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日前公开表示,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有一定的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的相关支出,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贴息、减免租金补贴等。各地可以在分配的额度内按照一定的比例预留机动资金,解决基层特殊困难的急需资金需求。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分配使用。

今年中央确定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且全部用于地方项目建设,这激发地方的申报热情。此前,多地已经开始申报抗疫特别国债项目,申报流程与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申报流程相似。

其他政府债发行会为特别国债让路

据证券时报,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发行特别国债,不同于前两次特别国债发行主要采取定向的方式,本次万亿特别国债全部为市场化发行,超出市场预期。对于为何会全部采用市场化发行,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国债既是财政的重要工具,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产品,坚持市场化发行可以让中外资金融机构广泛参与投资,这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利于构建成熟完善的国债市场。

尽管万亿特别国债全部采用竞争性招标的发行方式体现了市场化,但要在7月底前发行完毕,市场仍担心会对资金面和其他债券发行形成扰动,15日临近尾盘,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国债调整幅度更大。

“在7月底前完成1万亿的市场化发行,会对债市形成情绪上的冲击,短期内是一个利空。”颜色称,但随着财政资金投放速度的加快,流动性紧张局面会大为缓解,总体看不会对市场流动性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更多表现为短期情绪扰动。

同时,多位受访人士指出,预计财政部也会采取措施缓解特别国债集中发行对市场的扰动,例如,7月底前,一般国债和地方债等其他政府债券的发行节奏会适当放缓,为特别国债发行“让路”。今年5月,财政部指导地方政府密集发行了1.3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将发行工作适度前置,减轻了6~7月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任务。

此外,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今年以来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较大,其中一部分资金会于6~7月支出,这部分资金的“解冻”也可以提高银行的超储率水平,弥补特别国债发行所造成的流动性消耗。

货币政策或配合对冲

据新华网, 业内人士预计,如果特别国债发行量大,货币政策会以相关操作协调配合。 1998年央行大幅降准释放了超过2400亿元存款准备金,增加了货币供应量;2007年特别国债发行主要采用定向方式,实质是央行外汇和财政部特别国债双方内部的一种资产交换,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偏中性。

此次两期特别国债发行量共计1000亿元,而本周三计划发行记账式附息国债1020亿元,因此特别国债发行对市场流动性冲击不明显。业内人士认为,特别国债规模相对来说不算太大,发行缴款压力较轻,因此央行如果配合操作,或更多采取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的短期工具,采用降准的可能性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6月8日至12日,央行逆回购操作频率明显升高,周内每个交易日都有操作。除了对到期的逆回购或中期借贷便利(MLF)进行“对冲”,央行还于9日和10日分别“新做”600亿元逆回购。6月8日至15日,央行实现净投放2800亿元。

未来,央行将综合考虑经济恢复情况、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以及货币政策制约条件等因素,适时开展“宽松”操作,降准、降息仍有可能,力度或以微调为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善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