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延期,投资理财怎么选?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资金量以及服务种类等前提,选择适合的资产管理产品。

资管新规延期,投资理财怎么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按既有安排,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2020年底结束。考虑到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金融带来的冲击,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普通投资者在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间究竟怎么选?

  随着资管新规延期,拥有近100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的大资产管理行业将迎来新的变数,尤其对于曾坐享刚性兑付“温床”的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新规延期带来的利好,无疑为其在与公募基金的比拼中赢得时间。

  保本理财再卖1年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显示,截至5月末,资管产品直接汇总的资产总量为90.1万亿元,比今年初增加4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合计占比较高,是投资者关注度最高的两类资管产品。

  具体来看,资管新规延期对公募基金影响不大。证监会发布信息显示,分级基金、理财债基等产品在今年年底将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转型或清盘,告别投资者。

  对于银行理财而言,延期无疑赢得了宝贵“喘息”时间。按照既定规则,今年本应是银行发售保本理财产品最后一年,今后将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化转型。但是,在资管新规延期后的1年内,银行理财理论上仍可在2021年继续保留部分保本理财等传统理财产品。在货币基金收益“破2”,无风险收益率整体走低背景下,这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统计显示,截至7月末,国内存续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为48503只,其中净值型产品占比仅为24.91%,产品整改进度较缓慢,在年底能够实现全面净值化的可能性较小。截至7月末,146家银行的存续理财产品均没有净值化转型,主要集中在中小农商行和城商行。

  传统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到底好不好?“刚性兑付并不利于资产定价,也不利于资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过渡期延长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传统银行产品与净值型理财产品多出1年并行期。这意味着,投资者可在未来近一年半内继续买到传统产品,也有了更多时间认识与适应净值型理财产品。”中证金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力禾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有利于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部分持有旧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减缓赎回压力。

  实际上,目前净值型理财产品整体收益水平已超过传统产品,但由于部分投资者难以接受净值型产品净值波动与短期可能出现的亏损,导致整体销售并不理想。过渡期延长使得投资者有了更充足时间认识净值型产品运行模式与检验净值型产品实际收益,有利于银行理财发行机构引导投资者转化。

  银行理财也会负收益

  延期让很多持有保本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松了一口气。实际上,这些投资者并没有看到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优势,更忽略了公募基金近1年“爆炸式”发行纪录。

  净值型理财产品与基金在监管机构、投资范围、销售渠道、信息披露等方面差异较大,一般而言,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优势在于固收,投资范围比公募基金更广,可以投资非标准化债券资产,持有单只证券的市场比重可达到30%;公募基金在权益类投资上更加擅长和专注,购买场景更加多元化,信息披露更加及时全面。具体来看,在认购费方面,净值型理财产品认购费一般为零,清算时要扣除托管费、销售管理费、业绩报酬等;公募基金则有约1%认(申)购费、赎回费、托管费等。在投资范围上,银行理财只可以投资非标准化债券类资产,基金投资均为标准化资产,可以投其他基金(FOF)。

  总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固收类、指数、量化、FOF等产品投资,均可以在公募基金中找到对标的产品。公募基金具有税收优惠、投资门槛低、流动性较好、信息公开透明等优点;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之下,信息公开透明度、收益相对较低,申购费与赎回费相对较高。

  力禾认为,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理财产品也会面临净值化收益波动,未来不排除权益类理财产品增加。但是,权益类理财产品逐渐出现,或许会加剧理财产品整体波动与投资风险,投资者在未来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要做好相应心理准备。

  第三方研究机构普益标准统计显示,6月初至今,已有561款固收类净值型理财账面净值破1元,占存续净值型固收类产品3%,涉及75家银行。其中,城商行净值“破1”的产品数量最多,共224只产品,占“破1”产品数量的40%。

  普益标准分析师郭全毓认为,银行目前的固收类净值型产品绝大多数投资到债券市场,按照资管新规要求,资管产品净值需反映出所配置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用摊余成本法。这一估值方法的改变,叠加债市整体调整影响,便出现银行固收类净值型产品净值“破1”情况。今后,固收类净值型银行产品均按照市值法估值,净值会真实反映市场波动,这类银行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一样,出现浮亏情况不足为奇,投资者需打破银行理财刚兑旧观念。

  未来公募理财特征趋同

  银行公募理财产品出现净值亏损,为投资者展示出与公募基金一样不保本特征。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公募银行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基本差不多?中信证券分析师姜鹏表示,从资管新规相关配套管理办法看,公募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业务未来形态可能趋同,银行与基金公司竞争合作并存,这也是资管新规落地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有观点认为,公募类银行理财仍与公募基金区别不小。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认为,工银理财、建信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标志着公募资管产品竞争更加激烈,理财子公司将成为公募基金重要竞争对手,这是资管新规后,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业务上的重大突破,但两类产品短期内仍各有特点,公募基金更擅长权益类投资。

  同是不刚兑的、净值型资管产品,投资者该如何选择?金牛理财网分析师宫曼琳认为,银行公募类理财产品由于背靠商业银行“大树”,在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偏爱固收产品的稳健型投资者可以关注银行理财;那些风险偏好较高投资者,可以多留意权益类投资经验丰富的公募基金,尤其是历史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经理,有望在股市里斩获更多。

  从税收方面看,公募基金更具优势。具体说来,在“营改增”新规下,公募基金运用基金买卖股票与债券的价差收入免收增值税,券商、私募等非公募资管机构没有这一优惠,银行、保险自营盘等增值税率相对更高。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曾令华认为:“理财子公司投资范围很广,不仅可标准化投资公募类,还可将非标纳入投资范围,更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绝对收益,投资特点相比公募基金具有先进性。”

  农银汇理基金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短期内,银行理财子公司对公募基金行业影响主要在固收类业务方面。银行推出类货币基金已对公募货币基金造成冲击,但两者又是合作伙伴,可谓各有优劣。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资金量以及服务种类等前提,选择适合的资产管理产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资管新规延期,投资理财怎么选?

2020-08-10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按既有安排,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2020年底结束。考虑到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金融带来的冲击,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普通投资者在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间究竟怎么选?

  随着资管新规延期,拥有近100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的大资产管理行业将迎来新的变数,尤其对于曾坐享刚性兑付“温床”的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新规延期带来的利好,无疑为其在与公募基金的比拼中赢得时间。

  保本理财再卖1年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显示,截至5月末,资管产品直接汇总的资产总量为90.1万亿元,比今年初增加4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合计占比较高,是投资者关注度最高的两类资管产品。

  具体来看,资管新规延期对公募基金影响不大。证监会发布信息显示,分级基金、理财债基等产品在今年年底将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转型或清盘,告别投资者。

  对于银行理财而言,延期无疑赢得了宝贵“喘息”时间。按照既定规则,今年本应是银行发售保本理财产品最后一年,今后将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化转型。但是,在资管新规延期后的1年内,银行理财理论上仍可在2021年继续保留部分保本理财等传统理财产品。在货币基金收益“破2”,无风险收益率整体走低背景下,这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统计显示,截至7月末,国内存续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为48503只,其中净值型产品占比仅为24.91%,产品整改进度较缓慢,在年底能够实现全面净值化的可能性较小。截至7月末,146家银行的存续理财产品均没有净值化转型,主要集中在中小农商行和城商行。

  传统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到底好不好?“刚性兑付并不利于资产定价,也不利于资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过渡期延长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传统银行产品与净值型理财产品多出1年并行期。这意味着,投资者可在未来近一年半内继续买到传统产品,也有了更多时间认识与适应净值型理财产品。”中证金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力禾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有利于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部分持有旧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减缓赎回压力。

  实际上,目前净值型理财产品整体收益水平已超过传统产品,但由于部分投资者难以接受净值型产品净值波动与短期可能出现的亏损,导致整体销售并不理想。过渡期延长使得投资者有了更充足时间认识净值型产品运行模式与检验净值型产品实际收益,有利于银行理财发行机构引导投资者转化。

  银行理财也会负收益

  延期让很多持有保本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松了一口气。实际上,这些投资者并没有看到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优势,更忽略了公募基金近1年“爆炸式”发行纪录。

  净值型理财产品与基金在监管机构、投资范围、销售渠道、信息披露等方面差异较大,一般而言,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优势在于固收,投资范围比公募基金更广,可以投资非标准化债券资产,持有单只证券的市场比重可达到30%;公募基金在权益类投资上更加擅长和专注,购买场景更加多元化,信息披露更加及时全面。具体来看,在认购费方面,净值型理财产品认购费一般为零,清算时要扣除托管费、销售管理费、业绩报酬等;公募基金则有约1%认(申)购费、赎回费、托管费等。在投资范围上,银行理财只可以投资非标准化债券类资产,基金投资均为标准化资产,可以投其他基金(FOF)。

  总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固收类、指数、量化、FOF等产品投资,均可以在公募基金中找到对标的产品。公募基金具有税收优惠、投资门槛低、流动性较好、信息公开透明等优点;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之下,信息公开透明度、收益相对较低,申购费与赎回费相对较高。

  力禾认为,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理财产品也会面临净值化收益波动,未来不排除权益类理财产品增加。但是,权益类理财产品逐渐出现,或许会加剧理财产品整体波动与投资风险,投资者在未来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要做好相应心理准备。

  第三方研究机构普益标准统计显示,6月初至今,已有561款固收类净值型理财账面净值破1元,占存续净值型固收类产品3%,涉及75家银行。其中,城商行净值“破1”的产品数量最多,共224只产品,占“破1”产品数量的40%。

  普益标准分析师郭全毓认为,银行目前的固收类净值型产品绝大多数投资到债券市场,按照资管新规要求,资管产品净值需反映出所配置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用摊余成本法。这一估值方法的改变,叠加债市整体调整影响,便出现银行固收类净值型产品净值“破1”情况。今后,固收类净值型银行产品均按照市值法估值,净值会真实反映市场波动,这类银行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一样,出现浮亏情况不足为奇,投资者需打破银行理财刚兑旧观念。

  未来公募理财特征趋同

  银行公募理财产品出现净值亏损,为投资者展示出与公募基金一样不保本特征。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公募银行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基本差不多?中信证券分析师姜鹏表示,从资管新规相关配套管理办法看,公募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业务未来形态可能趋同,银行与基金公司竞争合作并存,这也是资管新规落地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有观点认为,公募类银行理财仍与公募基金区别不小。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认为,工银理财、建信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标志着公募资管产品竞争更加激烈,理财子公司将成为公募基金重要竞争对手,这是资管新规后,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业务上的重大突破,但两类产品短期内仍各有特点,公募基金更擅长权益类投资。

  同是不刚兑的、净值型资管产品,投资者该如何选择?金牛理财网分析师宫曼琳认为,银行公募类理财产品由于背靠商业银行“大树”,在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偏爱固收产品的稳健型投资者可以关注银行理财;那些风险偏好较高投资者,可以多留意权益类投资经验丰富的公募基金,尤其是历史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经理,有望在股市里斩获更多。

  从税收方面看,公募基金更具优势。具体说来,在“营改增”新规下,公募基金运用基金买卖股票与债券的价差收入免收增值税,券商、私募等非公募资管机构没有这一优惠,银行、保险自营盘等增值税率相对更高。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曾令华认为:“理财子公司投资范围很广,不仅可标准化投资公募类,还可将非标纳入投资范围,更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绝对收益,投资特点相比公募基金具有先进性。”

  农银汇理基金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短期内,银行理财子公司对公募基金行业影响主要在固收类业务方面。银行推出类货币基金已对公募货币基金造成冲击,但两者又是合作伙伴,可谓各有优劣。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资金量以及服务种类等前提,选择适合的资产管理产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翁小荔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