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行动计划发布
据悉,2014年原文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全国多个城市争相提出创建文化金融合作的实验区、试验区。

首个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行动计划发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东城区于今年1月份开始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在第九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大会上,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海英透露,经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签批,今年9月4日,东城区正式印发了《东城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行动计划(2020年-2021年)》(东文建发〔2020〕1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现场获悉,2019年东城区金融业实现收入合计11219.2亿元,同比增长18.1%;文化产业实现收入1722.9亿元,在全市排名第三。今年上半年,东城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实施“文菁计划”,为46家文化企业支持资金2450万元,为14家文化产业园区补助资金439万元,鼓励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承担社会责任,全区42处文化产业园区疫情期间共计为文化企业减租9068余万元,助力企业尽快复工达产。东城区内各文创专营支行、特色支行累计放贷金额63亿元,惠及文化企业349家。驻区文化科技融资担保、国华文科融资担保等担保机构,推出“文创保”“票房保”“税易保”等产品,担保放款48亿元,惠及文化企业703家。

据赵海英介绍,《行动计划》全篇分为总体要求、“四个体系、两个创新”、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内容。《行动计划》明确,到2021年,文化产业优势更加明显,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基本完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金融成为助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建合作示范区期间,东城区将逐步构建“一核、两区、多组团”的文化金融空间体系,其中,“一核”是指围绕前门地区的示范区核心区与起步区;“两区”是指分别以北二环和建国门内大街两侧为依托的文化金融科技创新区和文化金融服务拓展区;“多组团”是指东直门国际金融生态城、永外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桥文化产业集群、隆福文化中心等区域。

《行动计划》围绕文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瓶颈环节,重点提出“四个体系、两个创新”,具体包括:

一是构建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主要包括推动建立文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失信名单”制度和“信用修复”制度,推动示范区文化、金融、科技融合,建设示范区大数据平台等;

二是构建文化信贷风险分担体系。主要包括鼓励区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文化专营特色支行、文创事业部等文化金融专营机构,并对文化金融专营机构进行认定,完善风险补偿资金机制,积极争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等;

三是构建文化创业投资扶持体系。主要包括组建首期规模4亿元,总规模10亿元的文菁“文化+”产业基金,大力实施“文菁计划”,构建市区联动政策服务体系等;

四是构建文化资产定价流转体系。主要包括支持“北京文创板”建设,打造面向专业投资者的文化企业股权转让平台,鼓励文化企业创新融资方式等;

五是探索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主要包括培育发展文化产业链保险,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打造国家级文化金融活动品牌,提高文化企业发展质量等;

六是探索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创新。主要包括建立示范区文化金融服务总分中心和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十分钟文化金融服务圈”,建立标准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金融区域合作模式创新,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发展新途径等。

赵海英表示,《行动计划》将结合示范区的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地均、人均产出,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文化金融产品、机制体制和服务模式,将文化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据悉,2014年原文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全国多个城市争相提出创建文化金融合作的实验区、试验区。2019年12月6日与10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先后正式批准东城区与宁波市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周期为两年,即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迄今为止,全国仅两个城市被列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首个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行动计划发布

2020-09-07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东城区于今年1月份开始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在第九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大会上,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海英透露,经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签批,今年9月4日,东城区正式印发了《东城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行动计划(2020年-2021年)》(东文建发〔2020〕1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现场获悉,2019年东城区金融业实现收入合计11219.2亿元,同比增长18.1%;文化产业实现收入1722.9亿元,在全市排名第三。今年上半年,东城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实施“文菁计划”,为46家文化企业支持资金2450万元,为14家文化产业园区补助资金439万元,鼓励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承担社会责任,全区42处文化产业园区疫情期间共计为文化企业减租9068余万元,助力企业尽快复工达产。东城区内各文创专营支行、特色支行累计放贷金额63亿元,惠及文化企业349家。驻区文化科技融资担保、国华文科融资担保等担保机构,推出“文创保”“票房保”“税易保”等产品,担保放款48亿元,惠及文化企业703家。

据赵海英介绍,《行动计划》全篇分为总体要求、“四个体系、两个创新”、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内容。《行动计划》明确,到2021年,文化产业优势更加明显,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基本完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金融成为助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建合作示范区期间,东城区将逐步构建“一核、两区、多组团”的文化金融空间体系,其中,“一核”是指围绕前门地区的示范区核心区与起步区;“两区”是指分别以北二环和建国门内大街两侧为依托的文化金融科技创新区和文化金融服务拓展区;“多组团”是指东直门国际金融生态城、永外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桥文化产业集群、隆福文化中心等区域。

《行动计划》围绕文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瓶颈环节,重点提出“四个体系、两个创新”,具体包括:

一是构建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主要包括推动建立文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失信名单”制度和“信用修复”制度,推动示范区文化、金融、科技融合,建设示范区大数据平台等;

二是构建文化信贷风险分担体系。主要包括鼓励区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文化专营特色支行、文创事业部等文化金融专营机构,并对文化金融专营机构进行认定,完善风险补偿资金机制,积极争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等;

三是构建文化创业投资扶持体系。主要包括组建首期规模4亿元,总规模10亿元的文菁“文化+”产业基金,大力实施“文菁计划”,构建市区联动政策服务体系等;

四是构建文化资产定价流转体系。主要包括支持“北京文创板”建设,打造面向专业投资者的文化企业股权转让平台,鼓励文化企业创新融资方式等;

五是探索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主要包括培育发展文化产业链保险,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打造国家级文化金融活动品牌,提高文化企业发展质量等;

六是探索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创新。主要包括建立示范区文化金融服务总分中心和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十分钟文化金融服务圈”,建立标准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金融区域合作模式创新,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发展新途径等。

赵海英表示,《行动计划》将结合示范区的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地均、人均产出,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文化金融产品、机制体制和服务模式,将文化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据悉,2014年原文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全国多个城市争相提出创建文化金融合作的实验区、试验区。2019年12月6日与10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先后正式批准东城区与宁波市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周期为两年,即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迄今为止,全国仅两个城市被列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翁小荔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