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银保监会消保局提示: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

2020-09-15 06:30:00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0 条评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4日讯(记者 陆敏)9月14日,银保监会召开新闻通气会,披露近期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情况。据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郭武平介绍,为切实维护银行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重拳出击,通过集中开展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专项检查、投诉核查组合拳,2019年度督促银行保险机构真金白银清退、赔付消费者40.92亿元,其中通过整治消保乱象清退、赔付23.97亿元,通过现场检查清退、赔付10.7亿元,通过投诉督查整治漠视群众利益清退、赔付6.25亿元。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深化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财富管理和其他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金融产品与服务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混业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各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相应地也加大了金融风险。郭武平介绍说,特别是2019年10月-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银保监会消保局要求做到机构、业务和人员全覆盖。在此次专项整治中,通过对产品设计、销售、内部管理、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理赔、互联网保险等多个领域的51类问题开展排查整治,主要发现了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银行理财和信用卡乱象较多,理财承诺保本高收益,信用卡过度营销分期业务;

二是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问题凸显,特别是第三方科技平台引流又收费,加大客户融资成本,有些还存在暴力催收的问题;

三是信托产品嵌套复杂,未严格认定合格投资者,信息披露不充分;

四是个别消费金融公司息费率过高,个别银行贷款强制搭售保证保险,均致使其部分客户资金综合成本超过24%,接近30%;

五是保险误导销售仍是顽疾,销售人员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隐瞒保险合同重要内容。特别是互联网领域问题多发,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到位;

六是部分产品过于复杂使消费者无法理解,及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特别是一些新型产品如手机碎屏险,航空延误险等,虽然金额小但是频率特别高,相应地纠纷也多。

郭武平表示,针对这些乱象,监管加大了查处力度,总体上看,机构越来越重视,通过逐一建档,严格自查自纠,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通过开展消费者教育宣传,久久为功,针对银行保险消费权益易受到侵害的突出领域和风险类型,开展“以案说险”等多种形式的风险提示,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从来就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也没有稳赚不赔的理财项目,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通过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工作,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对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善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