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的工业化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40年来,我国经济特区在“开放”和“创新”基因的哺育下,在发展优势的不断演进中,实现了对全球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较高的经济效率,从规模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提升,不断推动工业化走向深入。

经济特区的工业化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来源:经济日报2020-10-09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40年来,我国经济特区在“开放”和“创新”基因的哺育下,在发展优势的不断演进中,实现了对全球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较高的经济效率,从规模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提升,不断推动工业化走向深入。在此进程中,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优势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重要转变。

经济特区的工业化实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持续深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动态推进过程,其实质就是通过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只有成功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才能持续推进工业化走向深入。

在工业化早期,一个国家或地区主要依靠由资源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生产分工,产业发展处于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的低端。在工业化持续深化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将要素禀赋、产业基础以及专业技术等有效组合、形成合力,在创新生产应用环节中逐步形成竞争优势,并使其上升到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位置,随后通过推动基础研发和原始创新迈向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的高端。

在过去40年中,经济特区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步,从产业链的最低端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不断聚集高端生产要素,动态持续培育竞争优势,从工业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工业质量提升,成功实现了从比较优势转变到竞争优势的工业化深化过程。在此进程中,经济特区利用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等吸引要素跨国流动,有效发挥要素的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关联效应,推动要素结构和质量的动态升级;充分利用腹地资源优势,形成规模庞大的国内外大市场,为新技术、新业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构建由企业、产业、研发机构等构成的创新生态体系,打通了从创新到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形成纵向深度延伸与横向融合发展的完备产业链条,持续推动了产业升级;形成独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为推进工业化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动态培育工业化不同阶段的竞争优势

40年来,经济特区紧跟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潮流,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任务,适应工业化不同阶段的现实要求,动态培育竞争优势。

在工业化初期,经济特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许多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利用要素成本优势切入国际产业链的制造环节,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的起步。在这一阶段,经济特区充分用好改革开放的特殊政策,同时发挥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资源禀赋和后发优势,形成了以对外加工贸易为特色的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这个阶段是经济特区发展进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时期,投资软硬件环境得到改善,外向型工业经济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经济开始起步,为后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工业化中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经济特区成功跨越“比较优势陷阱”,实现了从加工贸易向高技术产业的转变,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迅速赶超。经济特区依托仍具有成本优势的劳动力以及资本积累,通过承接国际信息产业转移,引入资本、技术密集度更高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加快推动产业升级。企业亦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获取了动态比较优势。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经济特区实现了经济内生增长以及发展上的赶超,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

在工业化后期,经济特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吸引各种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快速聚合,推动产业跃向全球创新链的高端,成功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特区不断推动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从依靠“三来一补”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由引进技术加工制造向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的转变、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推动产业迈向产业价值链和全球创新链的高端。同时,经济特区不断加强金融与产业的融合与创新,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深化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功能互补,城市从出口加工区朝着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

经济特区推动工业化的基本经验

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特区在推动工业化的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对外开放,实现高端优质要素聚集。经济特区充分利用开放的优势,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渐进有序的开放中吸引和整合全球资源,成功吸引了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集聚。同时,抢抓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和电子工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特别是顺应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合作趋势,不断吸引高端优质要素聚集,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空间载体,这也有力推动了经济特区工业化的进程。

二是坚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为工业化构筑牢固的产业基础。经济特区在发展外源型经济的同时,积极拓展内源经济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了区域产业链的纵向深度延伸与横向融合发展,在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构建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了全球独有的、完整且高效的制造业产业链。特别是民营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在数量规模、发展质量、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在没有坚实产业基础的情况下,经济特区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主导战略,通过要素市场和投融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激发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在起初只有少量科技人员的“科技荒芜地带”,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业创新体系,构建起由企业、产业、研发机构等构成的产业创新生态。

四是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建设全球标杆城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特区的战略定位以及城市功能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经济特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相应地,城市也从出口加工区发展成为工业城市,并逐步成为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朝着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迈进。经济特区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不断深化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功能分工,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向晓梅)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经济特区的工业化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2020-10-09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40年来,我国经济特区在“开放”和“创新”基因的哺育下,在发展优势的不断演进中,实现了对全球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较高的经济效率,从规模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提升,不断推动工业化走向深入。在此进程中,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优势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重要转变。

经济特区的工业化实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持续深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动态推进过程,其实质就是通过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只有成功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才能持续推进工业化走向深入。

在工业化早期,一个国家或地区主要依靠由资源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生产分工,产业发展处于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的低端。在工业化持续深化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将要素禀赋、产业基础以及专业技术等有效组合、形成合力,在创新生产应用环节中逐步形成竞争优势,并使其上升到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位置,随后通过推动基础研发和原始创新迈向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的高端。

在过去40年中,经济特区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步,从产业链的最低端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不断聚集高端生产要素,动态持续培育竞争优势,从工业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工业质量提升,成功实现了从比较优势转变到竞争优势的工业化深化过程。在此进程中,经济特区利用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等吸引要素跨国流动,有效发挥要素的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关联效应,推动要素结构和质量的动态升级;充分利用腹地资源优势,形成规模庞大的国内外大市场,为新技术、新业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构建由企业、产业、研发机构等构成的创新生态体系,打通了从创新到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形成纵向深度延伸与横向融合发展的完备产业链条,持续推动了产业升级;形成独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为推进工业化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动态培育工业化不同阶段的竞争优势

40年来,经济特区紧跟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潮流,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任务,适应工业化不同阶段的现实要求,动态培育竞争优势。

在工业化初期,经济特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许多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利用要素成本优势切入国际产业链的制造环节,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的起步。在这一阶段,经济特区充分用好改革开放的特殊政策,同时发挥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资源禀赋和后发优势,形成了以对外加工贸易为特色的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这个阶段是经济特区发展进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时期,投资软硬件环境得到改善,外向型工业经济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经济开始起步,为后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工业化中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经济特区成功跨越“比较优势陷阱”,实现了从加工贸易向高技术产业的转变,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迅速赶超。经济特区依托仍具有成本优势的劳动力以及资本积累,通过承接国际信息产业转移,引入资本、技术密集度更高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加快推动产业升级。企业亦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获取了动态比较优势。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经济特区实现了经济内生增长以及发展上的赶超,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

在工业化后期,经济特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吸引各种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快速聚合,推动产业跃向全球创新链的高端,成功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特区不断推动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从依靠“三来一补”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由引进技术加工制造向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的转变、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推动产业迈向产业价值链和全球创新链的高端。同时,经济特区不断加强金融与产业的融合与创新,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深化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功能互补,城市从出口加工区朝着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

经济特区推动工业化的基本经验

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特区在推动工业化的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对外开放,实现高端优质要素聚集。经济特区充分利用开放的优势,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渐进有序的开放中吸引和整合全球资源,成功吸引了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集聚。同时,抢抓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和电子工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特别是顺应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合作趋势,不断吸引高端优质要素聚集,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空间载体,这也有力推动了经济特区工业化的进程。

二是坚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为工业化构筑牢固的产业基础。经济特区在发展外源型经济的同时,积极拓展内源经济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了区域产业链的纵向深度延伸与横向融合发展,在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构建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了全球独有的、完整且高效的制造业产业链。特别是民营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在数量规模、发展质量、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在没有坚实产业基础的情况下,经济特区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主导战略,通过要素市场和投融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激发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在起初只有少量科技人员的“科技荒芜地带”,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业创新体系,构建起由企业、产业、研发机构等构成的产业创新生态。

四是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建设全球标杆城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特区的战略定位以及城市功能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经济特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相应地,城市也从出口加工区发展成为工业城市,并逐步成为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朝着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迈进。经济特区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不断深化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功能分工,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向晓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善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