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新型消费发展短板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补齐新型消费发展短板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20-10-22

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拉动作用持续增强。近年,由科技赋能和消费需求升级共同驱动的新型消费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满足居民生活需要、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造成较大冲击,但同时也凸显了新型消费发展的活力和潜力。疫情期间新型消费逆势增长,保障了民生、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对加快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于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更好落实“六保”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思想。当前,快速升级的国内消费需求既是内需的主体和驱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力量,也是带动国内国际市场衔接、资源对接的重要力量。《意见》着眼于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着力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发挥增长“加速器”作用,既有助于释放内需增长潜力和激发国内大循环活力,也有助于通过扩大相关领域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有力支撑形成新发展格局。

二是《意见》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我国新型消费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蓬勃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消费群体。随着网络数字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和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出来。在此背景下,《意见》的出台适应了新型消费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以营造鼓励市场主体加快创新、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等为重点,有助于激活全产业链、实现供需高效匹配和良性循环,推动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三是《意见》有助于积极对冲疫情影响,打通制约经济增长的消费堵点,增强经济恢复性增长动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线上娱乐、线上社交等新型消费已经成为消费回暖的重要支撑,成为疫后经济恢复性增长的新动力和新空间。但与居民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相比,新型消费发展仍然存在明显的基础设施短板和服务能力短板,阻碍了有效满足需求和高效促进增长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此背景下,《意见》的出台有助于引导更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以培育壮大一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带动新型消费健康发展,有助于补齐发展短板和疏通堵点,更好释放新型消费发展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力。

四是《意见》充分体现了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的理论思维和工作思路。《意见》准确把握了疫情冲击下新型消费发展蕴含的新机遇,因势利导,把危机作为创新的契机,积极谋划以新型消费发展为抓手形成发展新动能、打好转型升级主动仗,有效发挥我国应用场景多元、市场规模大的优势,有利于从根本上激发动力与活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当前新型消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破制约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创新与融合发展为抓手,坚持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中央与地方共同发力,科学部署了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各项举措。《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促进消费发展的政策体系,从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的角度,从供需两端发力,将满足人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与提升供给质量有效衔接、有机结合。《意见》围绕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化改革,推动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兼顾稳增长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为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构筑了有利有效的政策支持框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方向精准。疫情以来,新型消费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但同时相关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较大社会关注。《意见》从问题出发,聚焦新型消费领域存在的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市场秩序欠缺等突出短板和问题,直击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抓住补齐短板这个关键发力点,把准新型消费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以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供给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支撑扩内需稳就业等为目标,从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力度等四个主要方面,全面系统提出了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15项具体政策措施,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进相关工作具有很强指导意义。

二是举措扎实。《意见》紧贴消费升级需求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要求,提出了具有很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政策措施。如在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方面,结合新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高效融合、大小企业协同联动、上下游全链条一体发展,鼓励企业依托新型消费拓展国际市场等举措,有助于更好满足需求、发挥新型消费发展带动作用。在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方面,瞄准制约发展的软硬件瓶颈,提出推动5G网络、物联网等优先覆盖核心商圈、重点产业园区、重要交通枢纽、主要应用场景,建立健全数字化商品流通体系,促进智能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安全有序推进数据商用,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等创新性举措。

三是引导有力。《意见》提出把发展新型消费作为对冲疫情影响、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明确了新型消费的发展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发展的主要目标,如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显著提高,“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及并趋于成熟等,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意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促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提供全方位支撑的作用等,能够有效引导各级政府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创新经济治理模式,引导各类要素向新型消费领域优化配置,引导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创新,从而形成发展合力,有助于强化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尽快显现效果,更好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发展,切实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 王 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补齐新型消费发展短板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0-10-22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拉动作用持续增强。近年,由科技赋能和消费需求升级共同驱动的新型消费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满足居民生活需要、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造成较大冲击,但同时也凸显了新型消费发展的活力和潜力。疫情期间新型消费逆势增长,保障了民生、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对加快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于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更好落实“六保”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思想。当前,快速升级的国内消费需求既是内需的主体和驱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力量,也是带动国内国际市场衔接、资源对接的重要力量。《意见》着眼于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着力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发挥增长“加速器”作用,既有助于释放内需增长潜力和激发国内大循环活力,也有助于通过扩大相关领域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有力支撑形成新发展格局。

二是《意见》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我国新型消费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蓬勃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消费群体。随着网络数字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和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出来。在此背景下,《意见》的出台适应了新型消费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以营造鼓励市场主体加快创新、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等为重点,有助于激活全产业链、实现供需高效匹配和良性循环,推动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三是《意见》有助于积极对冲疫情影响,打通制约经济增长的消费堵点,增强经济恢复性增长动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线上娱乐、线上社交等新型消费已经成为消费回暖的重要支撑,成为疫后经济恢复性增长的新动力和新空间。但与居民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相比,新型消费发展仍然存在明显的基础设施短板和服务能力短板,阻碍了有效满足需求和高效促进增长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此背景下,《意见》的出台有助于引导更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以培育壮大一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带动新型消费健康发展,有助于补齐发展短板和疏通堵点,更好释放新型消费发展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力。

四是《意见》充分体现了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的理论思维和工作思路。《意见》准确把握了疫情冲击下新型消费发展蕴含的新机遇,因势利导,把危机作为创新的契机,积极谋划以新型消费发展为抓手形成发展新动能、打好转型升级主动仗,有效发挥我国应用场景多元、市场规模大的优势,有利于从根本上激发动力与活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当前新型消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破制约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创新与融合发展为抓手,坚持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中央与地方共同发力,科学部署了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各项举措。《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促进消费发展的政策体系,从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的角度,从供需两端发力,将满足人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与提升供给质量有效衔接、有机结合。《意见》围绕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化改革,推动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兼顾稳增长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为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构筑了有利有效的政策支持框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方向精准。疫情以来,新型消费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但同时相关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较大社会关注。《意见》从问题出发,聚焦新型消费领域存在的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市场秩序欠缺等突出短板和问题,直击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抓住补齐短板这个关键发力点,把准新型消费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以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供给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支撑扩内需稳就业等为目标,从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力度等四个主要方面,全面系统提出了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15项具体政策措施,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进相关工作具有很强指导意义。

二是举措扎实。《意见》紧贴消费升级需求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要求,提出了具有很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政策措施。如在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方面,结合新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高效融合、大小企业协同联动、上下游全链条一体发展,鼓励企业依托新型消费拓展国际市场等举措,有助于更好满足需求、发挥新型消费发展带动作用。在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方面,瞄准制约发展的软硬件瓶颈,提出推动5G网络、物联网等优先覆盖核心商圈、重点产业园区、重要交通枢纽、主要应用场景,建立健全数字化商品流通体系,促进智能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安全有序推进数据商用,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等创新性举措。

三是引导有力。《意见》提出把发展新型消费作为对冲疫情影响、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明确了新型消费的发展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发展的主要目标,如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显著提高,“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及并趋于成熟等,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意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促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提供全方位支撑的作用等,能够有效引导各级政府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创新经济治理模式,引导各类要素向新型消费领域优化配置,引导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创新,从而形成发展合力,有助于强化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尽快显现效果,更好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发展,切实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 王 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善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