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为投资者创收近万亿元
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多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正朝着净值化、专业化、透明化的方向有序推进,并呈现出诸多新特征。

银行理财为投资者创收近万亿元

来源:经济日报2021-03-08

  日前,由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25.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0%;当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9932.5亿元,同比增长7.13%。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实现了理财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对接。截至2020年12月末,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达22.21万亿元。

  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多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正朝着净值化、专业化、透明化的方向有序推进,并呈现出诸多新特征。一是在封闭式产品中,长期限产品的发行力度提升,期限错配的情况有所缓解。二是从投资结构看,尽管债券仍是主要配置资产,但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有望上升。三是“净值化转型”加速,开放式产品规模持续上升,老产品大幅压降。

  长期限产品资金募集能力提升

  《年报》显示,2020年共有380家金融机构发行了理财产品,累计发行产品6.9万只,全年累计募集资金124.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9%。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共有350家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9万只,存续余额25.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0%。

  值得注意的是,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正在不断延长,长期限产品的资金募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具体来看,2020年新发行的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期限为228天,同比增加约30天;相较之下,短期限产品的规模大幅压降,其中,3个月(含)以下的封闭式产品存续余额仅为1529亿元,同比下降63.67%,仅占全部理财产品的0.59%。

  “延长期限主要是为了缓解期限错配。”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金融机构在满足期限匹配的要求下对接非标准化债权,由于非标资产的期限较长,需要通过拉长封闭期或定开期以与其匹配。

  “非标资产是高收益资产的核心来源,虽然拉长期限后将增加理财产品的销售难度,但金融机构能够通过摊余成本法来平滑净值波动。”上述负责人说,从实践看,长期限产品的资金募集能力正在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12月末,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累计募集资金1.44万亿元,同比增长37.86%,占全部新发行封闭式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13.12%,占比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

  从募集方式看,公募理财产品仍是银行理财的绝对主力。2020年全年公募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122.84万亿元,占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98.62%;截至2020年12月末,公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4.75万亿元,占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5.71%。

  为股票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

  众所周知,银行理财主流客户的风险偏好审慎。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结构仍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余额为2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5.65%,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84.34%。此外,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的占比分别仅为15.36%和0.3%。

  受近期债券市场风险上升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债券投资风险偏好也明显下降。截至2020年12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持有评级为AA+以上的高评级债券规模达11.48万亿元,占信用债券持仓总规模的83.36%,同比上升2.15个百分点。

  但是,随着理财公司相继成立,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接下来有望得到提升。截至2020年12月末,已有24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0家已正式开业,理财公司产品余额达6.7万亿元。“银行理财公司和外资控股理财公司的陆续成立,标志着银行理财市场格局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演进。”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忠富说。

  记者获悉,监管部门正在持续推进提高理财资金进入权益市场的比例,已有多家理财公司与公募基金等机构合作。其中,部分投资能力较强的理财公司已开始发行直接交易股票的权益类产品、私募股权类产品。

  “我们一直秉持‘构建大资管生态圈、共同服务国内金融市场’的理念,与国内外各种机构开展多方面合作。”建信理财公司副总裁李丽杰说。截至目前,建信理财已与数百家国内资产管理公司、大型券商、信托公司以及50余家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商业银行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看,理财产品将逐步提升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为股票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坚守防风险底线

  除了期限、运作模式等方面出现新特征,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仍是重点。实际上,在资管新规发布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转型“阵痛期”影响,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曾一度下降,但随着后续的行业新规陆续落地,以及各家机构积极推进业务规范转型,相关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

  《年报》显示,净值型产品的存续规模及占比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为17.4万亿元,同比增长59.07%;净值型产品占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比例为67.28%,同比上升22.06个百分点,其中,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占全部净值型产品的比例高达81%。

  银行在大力发行净值型产品、推进转型的同时,还在积极压降老产品,加快存量资产处置,合规新产品占比持续升高。

  资管新规发布前,保本理财产品约占全部理财产品的30%,但随着新规明确了资管产品的非保本属性,各机构开始逐步压降保本理财产品,与新规发布前相比,其压降幅度已超过90%。

  此外,同业理财及嵌套投资的规模也持续缩减。截至2020年12月末,同业理财存续余额降至0.39万亿元,同比下降53.86%,同业理财占全部理财产品的比例不足2%;理财产品通过各类资管产品嵌套投资的规模为8.93万元,同比减少4.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减少25.71%。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底将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之时,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考题”并不轻松。一方面,要严格坚守防风险底线,尤其要帮助投资者合理塑造投资预期,理性看待净值波动;另一方面,理财公司要继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子源)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银行理财为投资者创收近万亿元

2021-03-08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日前,由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25.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0%;当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9932.5亿元,同比增长7.13%。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实现了理财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对接。截至2020年12月末,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达22.21万亿元。

  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多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正朝着净值化、专业化、透明化的方向有序推进,并呈现出诸多新特征。一是在封闭式产品中,长期限产品的发行力度提升,期限错配的情况有所缓解。二是从投资结构看,尽管债券仍是主要配置资产,但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有望上升。三是“净值化转型”加速,开放式产品规模持续上升,老产品大幅压降。

  长期限产品资金募集能力提升

  《年报》显示,2020年共有380家金融机构发行了理财产品,累计发行产品6.9万只,全年累计募集资金124.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9%。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共有350家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9万只,存续余额25.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0%。

  值得注意的是,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正在不断延长,长期限产品的资金募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具体来看,2020年新发行的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期限为228天,同比增加约30天;相较之下,短期限产品的规模大幅压降,其中,3个月(含)以下的封闭式产品存续余额仅为1529亿元,同比下降63.67%,仅占全部理财产品的0.59%。

  “延长期限主要是为了缓解期限错配。”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金融机构在满足期限匹配的要求下对接非标准化债权,由于非标资产的期限较长,需要通过拉长封闭期或定开期以与其匹配。

  “非标资产是高收益资产的核心来源,虽然拉长期限后将增加理财产品的销售难度,但金融机构能够通过摊余成本法来平滑净值波动。”上述负责人说,从实践看,长期限产品的资金募集能力正在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12月末,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累计募集资金1.44万亿元,同比增长37.86%,占全部新发行封闭式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13.12%,占比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

  从募集方式看,公募理财产品仍是银行理财的绝对主力。2020年全年公募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122.84万亿元,占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98.62%;截至2020年12月末,公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4.75万亿元,占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5.71%。

  为股票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

  众所周知,银行理财主流客户的风险偏好审慎。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结构仍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余额为2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5.65%,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84.34%。此外,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的占比分别仅为15.36%和0.3%。

  受近期债券市场风险上升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债券投资风险偏好也明显下降。截至2020年12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持有评级为AA+以上的高评级债券规模达11.48万亿元,占信用债券持仓总规模的83.36%,同比上升2.15个百分点。

  但是,随着理财公司相继成立,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接下来有望得到提升。截至2020年12月末,已有24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0家已正式开业,理财公司产品余额达6.7万亿元。“银行理财公司和外资控股理财公司的陆续成立,标志着银行理财市场格局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演进。”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忠富说。

  记者获悉,监管部门正在持续推进提高理财资金进入权益市场的比例,已有多家理财公司与公募基金等机构合作。其中,部分投资能力较强的理财公司已开始发行直接交易股票的权益类产品、私募股权类产品。

  “我们一直秉持‘构建大资管生态圈、共同服务国内金融市场’的理念,与国内外各种机构开展多方面合作。”建信理财公司副总裁李丽杰说。截至目前,建信理财已与数百家国内资产管理公司、大型券商、信托公司以及50余家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商业银行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看,理财产品将逐步提升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为股票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坚守防风险底线

  除了期限、运作模式等方面出现新特征,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仍是重点。实际上,在资管新规发布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转型“阵痛期”影响,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曾一度下降,但随着后续的行业新规陆续落地,以及各家机构积极推进业务规范转型,相关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

  《年报》显示,净值型产品的存续规模及占比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为17.4万亿元,同比增长59.07%;净值型产品占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比例为67.28%,同比上升22.06个百分点,其中,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占全部净值型产品的比例高达81%。

  银行在大力发行净值型产品、推进转型的同时,还在积极压降老产品,加快存量资产处置,合规新产品占比持续升高。

  资管新规发布前,保本理财产品约占全部理财产品的30%,但随着新规明确了资管产品的非保本属性,各机构开始逐步压降保本理财产品,与新规发布前相比,其压降幅度已超过90%。

  此外,同业理财及嵌套投资的规模也持续缩减。截至2020年12月末,同业理财存续余额降至0.39万亿元,同比下降53.86%,同业理财占全部理财产品的比例不足2%;理财产品通过各类资管产品嵌套投资的规模为8.93万元,同比减少4.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减少25.71%。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底将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之时,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考题”并不轻松。一方面,要严格坚守防风险底线,尤其要帮助投资者合理塑造投资预期,理性看待净值波动;另一方面,理财公司要继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子源)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善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