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创新“期货+” 以9种交易模式服务实体经济
郑商所通过开展“产业基地”建设活动,凭借“期货+”产生9种期现交易模式。

郑商所创新“期货+” 以9种交易模式服务实体经济

来源:新华社2021-04-07

新华社郑州4月6日电(记者 孙清清)记者从郑州商品交易所获悉,2019年2月以来,郑商所通过开展“产业基地”建设活动,引导产业链企业利用衍生品及相关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和企业健康发展,两年来,凭借“期货+”,产生9种期现交易模式,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和实体经济的手段进一步丰富。

据介绍,“产业基地”建设旨在以产业集聚区或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链企业为培育对象,发挥合作单位示范带动作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郑商所共开展55家“产业基地”建设。在55家“产业基地”期现货交易实践中,涌现了9种期现交易模式。除了期货套保、期权套保、基差贸易、套利交易等4种传统模式外,2020年,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模式进一步升级,涌现品种组合套保、期货期权组合套保、“保险+期货”及“订单农业+期货”等5种新模式。

据郑商所统计,目前,“产业基地”带动作用显现,新疆90%以上大型涉棉企业参与棉花期货,中国500强企业中的煤电企业有一半以上参与动力煤期货。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产业基地”企业的带动,产业链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和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产业基地”成了期货市场借助行业力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重要抓手之一。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郑商所创新“期货+” 以9种交易模式服务实体经济

2021-04-07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郑州4月6日电(记者 孙清清)记者从郑州商品交易所获悉,2019年2月以来,郑商所通过开展“产业基地”建设活动,引导产业链企业利用衍生品及相关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和企业健康发展,两年来,凭借“期货+”,产生9种期现交易模式,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和实体经济的手段进一步丰富。

据介绍,“产业基地”建设旨在以产业集聚区或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链企业为培育对象,发挥合作单位示范带动作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郑商所共开展55家“产业基地”建设。在55家“产业基地”期现货交易实践中,涌现了9种期现交易模式。除了期货套保、期权套保、基差贸易、套利交易等4种传统模式外,2020年,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模式进一步升级,涌现品种组合套保、期货期权组合套保、“保险+期货”及“订单农业+期货”等5种新模式。

据郑商所统计,目前,“产业基地”带动作用显现,新疆90%以上大型涉棉企业参与棉花期货,中国500强企业中的煤电企业有一半以上参与动力煤期货。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产业基地”企业的带动,产业链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和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产业基地”成了期货市场借助行业力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重要抓手之一。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善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