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健康的“毛细血管” 地方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在哪?
地方金融机构应扭转偏离主业、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深耕本地、下沉服务,特别是要强化社区和县域经济的服务,同时因地制宜创新信用评价方式和信贷产品。

打造健康的“毛细血管” 地方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在哪?

来源:新华社2021-04-11

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上海证券报记者 张琼斯)4月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次会议,研究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微观治理和金融监管等工作。

作为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地方金融机构近年来总体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聚焦主责主业,支持实体经济更有力。城商行整体资产增速回归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存款贷款业务基础持续夯实;地方法人银行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个人金融服务,满足当地企业和居民金融需求;许多地方法人银行打造了小微金融的专业机构,“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改善公司治理,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乱象整治取得初步成效。近年来,地方金融机构股权结构逐渐多元化;公司治理架构日益健全;经营发展模式得以优化。以中小机构为重点,银保监会整治资本不实、股权代持、股东违规干预和不当利益输送等行为,排查覆盖4600余家法人机构,查处股权违规问题3000多个;一批问题股东被坚决清退。

——资本补充渠道拓宽,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去年,六部门印发《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2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支持18个地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广东、山西、浙江、广西、内蒙古、四川等地已经“尝鲜”,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城商行、农商行和农信社的资本补充;地方法人银行合并重组潮涌;农信社改革化险路径明确,相关工作将有序落地。

尽管地方金融机构总体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金融委会议指出,“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有所暴露,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有待完善,需要高度重视。”

公司治理尚不完善、经营挑战持续加压、防范风险任重道远,都是地方金融机构当前的现实问题。

首先,在看到地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显著进步的同时,不能不看到,低效的公司治理仍是当前我国地方金融机构发生风险事件的主要根源。

其次,净息差管理存在挑战、不良反弹压力较大、负债受限等因素,持续影响地方法人银行的盈利水平。

再次,地方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当地的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服务对象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展业时面临的潜在风险更突出。

在市场人士看来,未来要进一步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地区金融生态改善,有多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筑牢地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基础。金融委会议提出,地方金融机构要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审慎经营,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关联交易等的监管。

当前,应注重将公司治理与正在推进的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重组、风险处置等工作相结合;定期开展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督促机构整改发现的问题,强化分类监管;健全商业银行股权托管机制,完善股东中长期分类惩戒处置机制;加强公司治理的监管制度建设,细化银行保险机构股权监管办法,优化董事会运作规则,完善信息披露、薪酬考核等方面的监管规制。

通过上述多种路径,推动地方金融机构提升董事会履职效能,提升运营管理透明度,严防利益输送,以适宜的经营理念和绩效考核引领机构健康发展,最终更好地回归本源、聚焦主业。

第二,继续推进深化改革和资本补充,夯实地方金融机构的整体实力和服务能力。金融委会议提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鼓励好机构兼并风险机构,促进地区金融供需结构平衡。

兼并重组、“抱团取暖”,是为了打造产权清晰、资本充足、内控严密、治理完善、更有市场竞争力的银行。近年来,地方银行合并重组案例已有不少。比如,银保监会近期批复同意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设立山西银行。

下一阶段,应继续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继续推动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同时各机构应加强资本规划,提高资本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第三,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委会议要求,支持引导地方金融机构专注主业,立足本地,回归本源,树立稳健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当地、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定位,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地方金融机构应扭转偏离主业、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深耕本地、下沉服务,特别是要强化社区和县域经济的服务,同时因地制宜创新信用评价方式和信贷产品。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打造健康的“毛细血管” 地方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在哪?

2021-04-11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上海证券报记者 张琼斯)4月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次会议,研究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微观治理和金融监管等工作。

作为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地方金融机构近年来总体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聚焦主责主业,支持实体经济更有力。城商行整体资产增速回归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存款贷款业务基础持续夯实;地方法人银行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个人金融服务,满足当地企业和居民金融需求;许多地方法人银行打造了小微金融的专业机构,“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改善公司治理,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乱象整治取得初步成效。近年来,地方金融机构股权结构逐渐多元化;公司治理架构日益健全;经营发展模式得以优化。以中小机构为重点,银保监会整治资本不实、股权代持、股东违规干预和不当利益输送等行为,排查覆盖4600余家法人机构,查处股权违规问题3000多个;一批问题股东被坚决清退。

——资本补充渠道拓宽,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去年,六部门印发《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2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支持18个地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广东、山西、浙江、广西、内蒙古、四川等地已经“尝鲜”,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城商行、农商行和农信社的资本补充;地方法人银行合并重组潮涌;农信社改革化险路径明确,相关工作将有序落地。

尽管地方金融机构总体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金融委会议指出,“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有所暴露,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有待完善,需要高度重视。”

公司治理尚不完善、经营挑战持续加压、防范风险任重道远,都是地方金融机构当前的现实问题。

首先,在看到地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显著进步的同时,不能不看到,低效的公司治理仍是当前我国地方金融机构发生风险事件的主要根源。

其次,净息差管理存在挑战、不良反弹压力较大、负债受限等因素,持续影响地方法人银行的盈利水平。

再次,地方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当地的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服务对象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展业时面临的潜在风险更突出。

在市场人士看来,未来要进一步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地区金融生态改善,有多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筑牢地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基础。金融委会议提出,地方金融机构要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审慎经营,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关联交易等的监管。

当前,应注重将公司治理与正在推进的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重组、风险处置等工作相结合;定期开展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督促机构整改发现的问题,强化分类监管;健全商业银行股权托管机制,完善股东中长期分类惩戒处置机制;加强公司治理的监管制度建设,细化银行保险机构股权监管办法,优化董事会运作规则,完善信息披露、薪酬考核等方面的监管规制。

通过上述多种路径,推动地方金融机构提升董事会履职效能,提升运营管理透明度,严防利益输送,以适宜的经营理念和绩效考核引领机构健康发展,最终更好地回归本源、聚焦主业。

第二,继续推进深化改革和资本补充,夯实地方金融机构的整体实力和服务能力。金融委会议提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鼓励好机构兼并风险机构,促进地区金融供需结构平衡。

兼并重组、“抱团取暖”,是为了打造产权清晰、资本充足、内控严密、治理完善、更有市场竞争力的银行。近年来,地方银行合并重组案例已有不少。比如,银保监会近期批复同意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设立山西银行。

下一阶段,应继续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继续推动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同时各机构应加强资本规划,提高资本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第三,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委会议要求,支持引导地方金融机构专注主业,立足本地,回归本源,树立稳健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当地、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定位,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地方金融机构应扭转偏离主业、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深耕本地、下沉服务,特别是要强化社区和县域经济的服务,同时因地制宜创新信用评价方式和信贷产品。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翁小荔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