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小巨人”呼唤独门绝技“六级工”
专精特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工程师与高级技工的人才集聚。最后是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践行工匠精神,不断调动工程师与技术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使人才红利、劳动者福利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

专精特新“小巨人”呼唤独门绝技“六级工”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1-10-03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何建华认为,专精特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工程师与高级技工的人才集聚。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要素在于人才个体及其组合团队。要坚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勇立潮头、敢于创新,切实解决企业和企业家走创新之路遇到的实际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践行工匠精神,不断调动工程师与技术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使人才红利、劳动者福利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

  近年来,国家强化制度引领,优化顶层设计,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截至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培育了三批共计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全国范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万多家。

  近期,系列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发力。北京证券交易所前不久宣布设立,旨在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活力。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通知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则意味着我国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之上再设特级技师岗位等级,技能人才进入“六级工”时代。笔者认为,“中国制造”正在从夯实基础、筑牢底盘发力,努力走出一条解决“卡脖子”难题、突破“天花板”制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长足发展,“中国制造”成为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要看到,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目前我国制造业亟待进一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现代工业社会以分工协作为基本特征,其桂冠产品都是极其精密复杂的高端制造,只能形成专业分工,再由成品集成商来做集成制造。这种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必然形成长期相对稳定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关系,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与“隐形冠军”企业身处其中,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这类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以其产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专用性和不可替代性,深耕细分市场,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在所处行业中往往具有领导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参照制造业规律与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专精特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工程师与高级技工的人才集聚。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而创新的关键要素在于人才个体及其组合团队。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制造”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高质量发展人才供给不足,技师技工缺口很大。数据显示,日本的高级技工占整个产业工人群体的40%,德国高级技工占比为50%,发达国家占比平均超过35%,而我国高级技工占比仅有5%。虽然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但是技能人才常年供不应求,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整体提升。

  如何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首先要坚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勇立潮头、敢于创新。必须大力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充满创新活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不断夯实筑牢“中国制造”的基础底盘。

  其次是要切实解决企业和企业家走创新之路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政策扶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应给予倾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形成“企业冲锋、政府压阵”的良好氛围,持续释放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动力。

  最后是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践行工匠精神,不断调动工程师与技术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使人才红利、劳动者福利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要格外珍惜“六级工”等高级技工,切实按规定全面落实优待政策,包括落户、住房、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疗养休假等方面,确保他们工作生活有尊严,安心专心精心于“独门绝技”的诚实劳动,为社会进步创造更多财富、贡献更大力量。(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何建华)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专精特新“小巨人”呼唤独门绝技“六级工”

2021-10-03 06:30:45 来源: 0 条评论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何建华认为,专精特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工程师与高级技工的人才集聚。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要素在于人才个体及其组合团队。要坚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勇立潮头、敢于创新,切实解决企业和企业家走创新之路遇到的实际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践行工匠精神,不断调动工程师与技术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使人才红利、劳动者福利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

  近年来,国家强化制度引领,优化顶层设计,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截至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培育了三批共计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全国范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万多家。

  近期,系列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发力。北京证券交易所前不久宣布设立,旨在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活力。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通知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则意味着我国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之上再设特级技师岗位等级,技能人才进入“六级工”时代。笔者认为,“中国制造”正在从夯实基础、筑牢底盘发力,努力走出一条解决“卡脖子”难题、突破“天花板”制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长足发展,“中国制造”成为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要看到,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目前我国制造业亟待进一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现代工业社会以分工协作为基本特征,其桂冠产品都是极其精密复杂的高端制造,只能形成专业分工,再由成品集成商来做集成制造。这种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必然形成长期相对稳定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关系,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与“隐形冠军”企业身处其中,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这类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以其产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专用性和不可替代性,深耕细分市场,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在所处行业中往往具有领导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参照制造业规律与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专精特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工程师与高级技工的人才集聚。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而创新的关键要素在于人才个体及其组合团队。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制造”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高质量发展人才供给不足,技师技工缺口很大。数据显示,日本的高级技工占整个产业工人群体的40%,德国高级技工占比为50%,发达国家占比平均超过35%,而我国高级技工占比仅有5%。虽然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但是技能人才常年供不应求,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整体提升。

  如何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首先要坚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勇立潮头、敢于创新。必须大力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充满创新活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不断夯实筑牢“中国制造”的基础底盘。

  其次是要切实解决企业和企业家走创新之路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政策扶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应给予倾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形成“企业冲锋、政府压阵”的良好氛围,持续释放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动力。

  最后是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践行工匠精神,不断调动工程师与技术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使人才红利、劳动者福利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要格外珍惜“六级工”等高级技工,切实按规定全面落实优待政策,包括落户、住房、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疗养休假等方面,确保他们工作生活有尊严,安心专心精心于“独门绝技”的诚实劳动,为社会进步创造更多财富、贡献更大力量。(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何建华)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翁小荔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