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手段促有色金属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三季度,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加固向好,宏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有效带动了上游材料行业需求增长,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今年以来,受益于疫情后经济的持续恢复以及去年的低基数效应,有色金属行业生产、销售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利润总额增长。在上述背景下,其他国家的部分订单转移至我国,促进了出口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工业的上游原材料行业,供需的不平衡程度更大,出口增幅更大。

多种手段促有色金属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1-11-06

三季度,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加固向好,宏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有效带动了上游材料行业需求增长,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监测报告显示,中经有色金属行业景气指数为104.0,比上季度上升1.1点,连续5个季度上升。有色金属行业运行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行业生产、销售、利润增速均保持较高水平。今年以来,受益于疫情后经济的持续恢复以及去年的低基数效应,有色金属行业生产、销售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利润总额增长。三季度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运行,生产、销售、利润的两年平均增速均显著高于2019年之前同期水平。

二是外需增长强劲带动行业出口增长持续加快。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方面我国率先走出疫情,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回归常态,而其他主要国家的疫情仍持续蔓延。另一方面全球的总需求稳步复苏,但供给受到一定限制,部分国家停工停产导致供给收缩,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供给缺口。在上述背景下,其他国家的部分订单转移至我国,促进了出口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工业的上游原材料行业,供需的不平衡程度更大,出口增幅更大。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连续4个季度加快,远高于全部工业出口交货值的平均增长水平。

三是价格涨势趋缓,但仍处于近年高位。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供需关系短期调整、流动性宽裕等多种因素交织影响,能源、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有色金属行业价格的上涨,带来行业内企业营收、利润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推升了下游行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影响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平稳运行。为此,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保供稳价”相关政策。一是分批次投放相关物资的国家储备,弥补供需缺口。6月中旬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先后投放四批57万吨铜铝锌储备,面向加工制造企业,并在政策上向中小企业倾斜,稳定供应链产业链,缓解成本上升压力和生产经营困难。二是打击囤积居奇和金融投机炒作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三是从金融层面保障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企业稳定生产。10月5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服务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和商品市场有序流通 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后,保供稳价措施初显成效,10月下旬以来,有色金属主要产品的期货价格已出现连续下跌的态势。与此同时,当前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大宗商品的供需缺口依然存在,有关部门应继续巩固“保供稳价”政策效力,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未来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从宏观经济来看,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主要宏观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符合预期。从产业政策来看,作为“两高”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将倒逼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推动行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下一阶段,行业运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仍存在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牢固等问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要密切关注行业价格水平变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稳定价格,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也要持续推动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和高端化发展。

一是加强跨周期调节,平抑价格波动。跨周期调节旨在避免未来周期内可能出现的大幅波动,因而更强调战略布局。要多角度、全方位把握经济周期运行规律,加强跨周期调节,使下一周期更加平顺,从而保障经济、行业、企业的稳健运行。

二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根据《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大力发展低碳环保技术,科学组织产能规划,优化全行业减碳路径。

三是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向高端延伸,提高“智”造水平。要统筹推进有色金属等综合开发利用,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要加快有色金属等要素交易中心建设,建设特色大宗商品国际现货交易中心,培育发展新型要素形态。要吸引国内国际专业创新力量,提高有色金属行业“智”造水平。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多种手段促有色金属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2021-11-06 06:30:21 来源: 0 条评论

三季度,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加固向好,宏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有效带动了上游材料行业需求增长,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监测报告显示,中经有色金属行业景气指数为104.0,比上季度上升1.1点,连续5个季度上升。有色金属行业运行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行业生产、销售、利润增速均保持较高水平。今年以来,受益于疫情后经济的持续恢复以及去年的低基数效应,有色金属行业生产、销售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利润总额增长。三季度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运行,生产、销售、利润的两年平均增速均显著高于2019年之前同期水平。

二是外需增长强劲带动行业出口增长持续加快。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方面我国率先走出疫情,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回归常态,而其他主要国家的疫情仍持续蔓延。另一方面全球的总需求稳步复苏,但供给受到一定限制,部分国家停工停产导致供给收缩,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供给缺口。在上述背景下,其他国家的部分订单转移至我国,促进了出口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工业的上游原材料行业,供需的不平衡程度更大,出口增幅更大。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连续4个季度加快,远高于全部工业出口交货值的平均增长水平。

三是价格涨势趋缓,但仍处于近年高位。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供需关系短期调整、流动性宽裕等多种因素交织影响,能源、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有色金属行业价格的上涨,带来行业内企业营收、利润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推升了下游行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影响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平稳运行。为此,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保供稳价”相关政策。一是分批次投放相关物资的国家储备,弥补供需缺口。6月中旬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先后投放四批57万吨铜铝锌储备,面向加工制造企业,并在政策上向中小企业倾斜,稳定供应链产业链,缓解成本上升压力和生产经营困难。二是打击囤积居奇和金融投机炒作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三是从金融层面保障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企业稳定生产。10月5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服务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和商品市场有序流通 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后,保供稳价措施初显成效,10月下旬以来,有色金属主要产品的期货价格已出现连续下跌的态势。与此同时,当前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大宗商品的供需缺口依然存在,有关部门应继续巩固“保供稳价”政策效力,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未来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从宏观经济来看,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主要宏观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符合预期。从产业政策来看,作为“两高”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将倒逼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推动行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下一阶段,行业运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仍存在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牢固等问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要密切关注行业价格水平变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稳定价格,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也要持续推动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和高端化发展。

一是加强跨周期调节,平抑价格波动。跨周期调节旨在避免未来周期内可能出现的大幅波动,因而更强调战略布局。要多角度、全方位把握经济周期运行规律,加强跨周期调节,使下一周期更加平顺,从而保障经济、行业、企业的稳健运行。

二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根据《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大力发展低碳环保技术,科学组织产能规划,优化全行业减碳路径。

三是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向高端延伸,提高“智”造水平。要统筹推进有色金属等综合开发利用,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要加快有色金属等要素交易中心建设,建设特色大宗商品国际现货交易中心,培育发展新型要素形态。要吸引国内国际专业创新力量,提高有色金属行业“智”造水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佩兰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