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储规模增减要辩证看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24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48亿美元,升幅为0.15%。至此,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两个月回升,并连续7个月位于3.2万亿美元之上,总体保持稳定。
此前,市场预期11月美元指数上涨,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将令外汇储备的非美资产折算成美元价格时估值下降,拖累外汇储备小幅回落。现实的情形是,外汇储备规模连续两个月回升,有不少市场人士对11月外汇储备环比小幅增加感到有些意外。
11月外汇储备环比小幅增加,主要受几个方面因素影响,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在情理之中。首先,外贸高景气度延续,加大了企业年底结汇需求。受全球经济复苏和海外重要节日临近、消费需求较强等影响,11月我国新出口订单PMI指数环比回升1.9个百分点,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2%。其次,人民币资产“魅力”不减,北向资金继续保持净流入态势,11月净流入184.9亿元,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形成支撑。此外,外汇储备分散化投资策略有效对冲了美元上涨所带来的非美资产估值回调压力,助力外汇储备平稳增长。
长期以来,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有着较高的市场关注度,有人也因此对外汇储备规模的月度变动情况过分紧张。比如,规模下降时,会担心外汇储备能否继续保持稳定;规模上升时,则怀疑是否有热钱流入流出。实际上,每个月公布的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是余额,也就是账面价值,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是影响其变动的主要原因。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市场适应能力也在增强,汇率“自动稳定器”功能逐渐显现,外汇储备更多反映的是估值和投资收益的情况。外汇储备规模月度间的增减波动属于正常现象,需要辩证看待,无需过度解读和担忧。
外汇储备保持平稳增长,是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重要指征。下一阶段,外汇储备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这是因为,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宏观政策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奠定了基础。同时,全球经济的复苏有望对贸易形成支撑,国内证券投资具有良好前景,资金有望保持流入态势,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和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需要看到的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演变,世界经济复苏不均衡不协调,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球通胀持续升温,发达经济体政策转向预期较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不时出现散发疫情,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做好跨周期调节,稳健有效。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扩大有效投资。要稳定出口增速,促进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双向波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