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于提高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金观平: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2-04-04

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于提高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打破对传统经济发展路径的依赖,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以及支撑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的政策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制造业生产稳定、效益改善带动投资持续恢复。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带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3.5%。

各地政府也聚焦关键领域加大技术攻关力度。高度重视创新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中发挥的作用,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攻关,推动关键核心环节企业、上下游协作配套,积极培育产业生态龙头企业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基础。

不过,推进产业基础再造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产业再造工程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阻碍。比如,基础领域长效支持政策存在短板、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机制有待完善、相关部门融合发展机制亟需构建,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长期性问题,有的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从政策机制到资源配置等方面不断寻求突破,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要完善支撑产业基础再造的长效机制。各地需要从战略高度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扶持政策,加强后期定点追踪,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时发现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探寻针对性解决方案。

要加强支撑产业基础再造的协同合作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体制内外研发人员流动机制,加快构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提高优质信用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科研攻关力度,推动公共研发平台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建设。

在技术领域,要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锻造产业发展领先优势。重点聚焦国内空白技术领域,聚焦重点领域、薄弱领域、产业链缺失环节,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工程,集中力量补基础,降低“卡脖子”风险。通过打造一批新型共性技术平台,加强基础领域产业共性技术、高端技术、前瞻性技术研究攻关,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同时,应健全支撑产业基础再造的基础产品市场推广应用体制。筛选关键产业领域的重点企业库,提高整机企业与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等领域的企业专家在技术成果与新产品评估中的话语权,调动上下游企业参与前置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供需匹配度。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金观平: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2022-04-04 06:30:15 来源:

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于提高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打破对传统经济发展路径的依赖,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以及支撑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的政策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制造业生产稳定、效益改善带动投资持续恢复。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带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3.5%。

各地政府也聚焦关键领域加大技术攻关力度。高度重视创新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中发挥的作用,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攻关,推动关键核心环节企业、上下游协作配套,积极培育产业生态龙头企业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基础。

不过,推进产业基础再造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产业再造工程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阻碍。比如,基础领域长效支持政策存在短板、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机制有待完善、相关部门融合发展机制亟需构建,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长期性问题,有的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从政策机制到资源配置等方面不断寻求突破,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要完善支撑产业基础再造的长效机制。各地需要从战略高度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扶持政策,加强后期定点追踪,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时发现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探寻针对性解决方案。

要加强支撑产业基础再造的协同合作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体制内外研发人员流动机制,加快构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提高优质信用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科研攻关力度,推动公共研发平台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建设。

在技术领域,要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锻造产业发展领先优势。重点聚焦国内空白技术领域,聚焦重点领域、薄弱领域、产业链缺失环节,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工程,集中力量补基础,降低“卡脖子”风险。通过打造一批新型共性技术平台,加强基础领域产业共性技术、高端技术、前瞻性技术研究攻关,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同时,应健全支撑产业基础再造的基础产品市场推广应用体制。筛选关键产业领域的重点企业库,提高整机企业与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等领域的企业专家在技术成果与新产品评估中的话语权,调动上下游企业参与前置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供需匹配度。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秋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