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清错误认识 进一步稳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机构应继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与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推动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地,发挥好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截至4月底,我国实有市场主体1.58亿户,仍保持10.5%的较高增速,为稳住宏观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者,实体经济是金融服务的需求者,二者互动的前提是金融服务需求存在。如果金融不让利、不帮扶,金融服务需求很可能会严重萎缩,这对金融机构而言显然是个坏消息。

廓清错误认识 进一步稳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2-06-08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机构应继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与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推动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地,发挥好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市场主体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扎实稳住经济,金融政策不可缺少。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4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10.5%和10.2%,均保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1-4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39%,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保持在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市场主体恢复生机。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国新设市场主体在较大基数的基础上仍然实现了正增长,共新设898.7万户,同比增长0.7%。其中,日均新设企业达2.26万户,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截至4月底,我国实有市场主体1.58亿户,仍保持10.5%的较高增速,为稳住宏观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金融让利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成功的,但笔者注意到,社会上仍然有两种错误认识。

第一种错误认识是,认为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并不吻合。其实,这是对市场运行机制的错误理解。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者,实体经济是金融服务的需求者,二者互动的前提是金融服务需求存在。在疫情冲击下,部分实体经济很可能因资金困境而生存艰难。如果金融不让利、不帮扶,金融服务需求很可能会严重萎缩,这对金融机构而言显然是个坏消息;相反,如果金融主动支持市场主体,让实体经济保持活力,金融服务需求会保持并不断增加,金融服务供给就依然有市场,这对金融和实体经济二者而言是双赢和互利的。因此,金融让利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恰恰是市场理性的表现,也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体现。

第二种错误认识是,认为金融让利实体经济会因缺少有效甄别机制而让个别资金并不紧张的市场主体获利。乍一听,这是一个关系到金融服务公平性的问题。而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现实中,由于市场主体获得金融资源的能力不同,即使没有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相关政策,也会有个别市场主体获取更多的金融资源。相反,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约束下,金融机构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金融资源,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会更加细致地甄别,针对性也会更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金融服务的不公平性。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机构应继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与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推动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地,发挥好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市场主体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廓清错误认识 进一步稳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2022-06-08 06:30:45 来源: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机构应继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与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推动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地,发挥好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市场主体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扎实稳住经济,金融政策不可缺少。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4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10.5%和10.2%,均保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1-4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39%,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保持在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市场主体恢复生机。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国新设市场主体在较大基数的基础上仍然实现了正增长,共新设898.7万户,同比增长0.7%。其中,日均新设企业达2.26万户,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截至4月底,我国实有市场主体1.58亿户,仍保持10.5%的较高增速,为稳住宏观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金融让利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成功的,但笔者注意到,社会上仍然有两种错误认识。

第一种错误认识是,认为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并不吻合。其实,这是对市场运行机制的错误理解。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者,实体经济是金融服务的需求者,二者互动的前提是金融服务需求存在。在疫情冲击下,部分实体经济很可能因资金困境而生存艰难。如果金融不让利、不帮扶,金融服务需求很可能会严重萎缩,这对金融机构而言显然是个坏消息;相反,如果金融主动支持市场主体,让实体经济保持活力,金融服务需求会保持并不断增加,金融服务供给就依然有市场,这对金融和实体经济二者而言是双赢和互利的。因此,金融让利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恰恰是市场理性的表现,也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体现。

第二种错误认识是,认为金融让利实体经济会因缺少有效甄别机制而让个别资金并不紧张的市场主体获利。乍一听,这是一个关系到金融服务公平性的问题。而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现实中,由于市场主体获得金融资源的能力不同,即使没有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相关政策,也会有个别市场主体获取更多的金融资源。相反,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约束下,金融机构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金融资源,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会更加细致地甄别,针对性也会更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金融服务的不公平性。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机构应继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与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推动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地,发挥好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市场主体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翁小荔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