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数字普惠金融纾困小微
让数字普惠金融更好纾困小微企业,要继续强化商业银行对数字普惠金融信贷的定向发放力度,增加小微企业总体信贷供给量,设计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

借力数字普惠金融纾困小微

让数字普惠金融更好纾困小微企业,要继续强化商业银行对数字普惠金融信贷的定向发放力度,增加小微企业总体信贷供给量,设计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也要通过各方协同合作,实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联动,共同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的长效机制。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纾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引导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今年3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6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小微金融工作专题会议,明确提到银行机构要层层抓实小微企业信贷计划执行,国有大型银行要确保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这些举措,对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更有效纾困小微企业意义重大。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现阶段金融发展的新产物,可有效解决金融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已形成以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等为服务主体,以数字银行、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为服务途径,以小微企业融资、乡村振兴等为服务对象,以支付体系、信用体系等为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用户低成本的精准对接和全范围覆盖,均衡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减缓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难题。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用数字化推动传统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形式,其产品已从单一的信贷业务拓宽至包含信贷、保险、理财等多方面的产品体系。如何用好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纾困,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实践看,目前已构建了诸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但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利率普遍高于常规信贷产品,同时还存在各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及小微企业发展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为此,应继续强化商业银行对数字普惠金融信贷的定向发放力度,增加小微企业总体信贷供给量。

进一步借力数字普惠金融纾困小微企业,要定期将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比对,设计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金融监管部门应适当放宽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准入门槛和经营条件,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数字普惠金融的规模,使小微企业能从更广泛的渠道获得融资。对于不同区域数字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差异化布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当下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应加强进出口小额贸易及商业流通类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中、西部以农业省份居多,应重点研发与农业相关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帮扶其在种植、农具及农业保险等多个方面的金融支持。要充分运用5G、区块链、大数据平台、云计算实现数据要素和资本循环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高效流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此外,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还应通过各方协同合作,实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联动,共同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的长效机制。各级监管部门要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加强信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包容性特质,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相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快数字技术的创新研发以及建立数字普惠金融平台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多管齐下与精准发力相结合,共同打造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新篇章,更好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确保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金融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杨 丽)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借力数字普惠金融纾困小微

2022-06-27 06:35:09 来源:

让数字普惠金融更好纾困小微企业,要继续强化商业银行对数字普惠金融信贷的定向发放力度,增加小微企业总体信贷供给量,设计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也要通过各方协同合作,实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联动,共同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的长效机制。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纾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引导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今年3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6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小微金融工作专题会议,明确提到银行机构要层层抓实小微企业信贷计划执行,国有大型银行要确保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这些举措,对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更有效纾困小微企业意义重大。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现阶段金融发展的新产物,可有效解决金融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已形成以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等为服务主体,以数字银行、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为服务途径,以小微企业融资、乡村振兴等为服务对象,以支付体系、信用体系等为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用户低成本的精准对接和全范围覆盖,均衡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减缓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难题。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用数字化推动传统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形式,其产品已从单一的信贷业务拓宽至包含信贷、保险、理财等多方面的产品体系。如何用好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纾困,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实践看,目前已构建了诸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但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利率普遍高于常规信贷产品,同时还存在各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及小微企业发展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为此,应继续强化商业银行对数字普惠金融信贷的定向发放力度,增加小微企业总体信贷供给量。

进一步借力数字普惠金融纾困小微企业,要定期将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比对,设计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金融监管部门应适当放宽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准入门槛和经营条件,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数字普惠金融的规模,使小微企业能从更广泛的渠道获得融资。对于不同区域数字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差异化布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当下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应加强进出口小额贸易及商业流通类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中、西部以农业省份居多,应重点研发与农业相关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帮扶其在种植、农具及农业保险等多个方面的金融支持。要充分运用5G、区块链、大数据平台、云计算实现数据要素和资本循环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高效流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此外,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还应通过各方协同合作,实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联动,共同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的长效机制。各级监管部门要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加强信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包容性特质,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相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快数字技术的创新研发以及建立数字普惠金融平台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多管齐下与精准发力相结合,共同打造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新篇章,更好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确保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金融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杨 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翁小荔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