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均比上年末下降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央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均比上年末下降

来源:中国网财经2022-07-13

中国网财经7月12日讯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报告显示,2021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核心区域发展引领作用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所在内地省份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收窄,西部和中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快0.3个和0.1个百分点。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增长6.4%、10.2%、3.9%和5.7%。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速8.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速17.3个百分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4.2%、16.0%和16.8%。

 三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外资外贸高速增长。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线上消费增长较快,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餐饮消费加快恢复,其中中部地区消费市场快速恢复,消费增速比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内外需共同拉动进出口大幅增长21.4%,增速比上年提高19.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进口增速最高,达22.7%,中部地区出口增速最高,达28.8%。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增长14.9%。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7.1%,占比提升至30.2%。

 四是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新动能支撑作用强劲。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8.2%、8.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个、3.1个、4.5个百分点。新动能支撑有力,创新驱动作用增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9%和18.2%。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高,为9.3%。

 五是财政收入明显改善,财政支出对民生领域保障有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回升14.6个百分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收入增速均超10.0%。财政支出增速有所放缓,但对基层和重点领域保障有力,对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支出超过1.9万亿元。

 六是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2021年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0%和10.3%,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各项贷款持续同比多增,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分别为12.8%、12.0%、11.3%和4.7%。

 七是信贷结构稳步优化,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7.3%。金融资源向制造业、乡村振兴和绿色领域聚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3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32.8%。东部地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绿色贷款增速均高于全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涉农贷款增速比上年末分别高0.1个、0.8个和3.1个百分点。

 八是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2019年下降0.69个百分点,是有统计以来的记录低点。2021年12月,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46%、4.82%、4.78%和4.67%,同比分别下降0.09个、0.11个、0.04个和0.44个百分点。

 九是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布局持续优化,绿色金融改革质效提升,普惠金融改革创新纵深推进,科创金融体系加快完善,金融科技加快发展。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序扩大,各地持续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全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

 十是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增强,资产质量改善。2021年末,全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末提升0.4个百分点,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13个、0.04个和0.32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措施,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专项再贷款,抓实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运用,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平衡性,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优化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央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均比上年末下降

2022-07-13 06:33:24 来源:

中国网财经7月12日讯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报告显示,2021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核心区域发展引领作用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所在内地省份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收窄,西部和中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快0.3个和0.1个百分点。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增长6.4%、10.2%、3.9%和5.7%。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速8.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速17.3个百分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4.2%、16.0%和16.8%。

 三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外资外贸高速增长。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线上消费增长较快,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餐饮消费加快恢复,其中中部地区消费市场快速恢复,消费增速比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内外需共同拉动进出口大幅增长21.4%,增速比上年提高19.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进口增速最高,达22.7%,中部地区出口增速最高,达28.8%。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增长14.9%。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7.1%,占比提升至30.2%。

 四是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新动能支撑作用强劲。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8.2%、8.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个、3.1个、4.5个百分点。新动能支撑有力,创新驱动作用增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9%和18.2%。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高,为9.3%。

 五是财政收入明显改善,财政支出对民生领域保障有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回升14.6个百分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收入增速均超10.0%。财政支出增速有所放缓,但对基层和重点领域保障有力,对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支出超过1.9万亿元。

 六是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2021年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0%和10.3%,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各项贷款持续同比多增,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分别为12.8%、12.0%、11.3%和4.7%。

 七是信贷结构稳步优化,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7.3%。金融资源向制造业、乡村振兴和绿色领域聚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3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32.8%。东部地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绿色贷款增速均高于全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涉农贷款增速比上年末分别高0.1个、0.8个和3.1个百分点。

 八是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2019年下降0.69个百分点,是有统计以来的记录低点。2021年12月,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46%、4.82%、4.78%和4.67%,同比分别下降0.09个、0.11个、0.04个和0.44个百分点。

 九是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布局持续优化,绿色金融改革质效提升,普惠金融改革创新纵深推进,科创金融体系加快完善,金融科技加快发展。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序扩大,各地持续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全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

 十是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增强,资产质量改善。2021年末,全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末提升0.4个百分点,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13个、0.04个和0.32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措施,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专项再贷款,抓实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运用,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平衡性,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优化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翁小荔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