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55.8万亿元 聚力服务中小微融资需求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强金融服务,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有较大增速。

上半年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55.8万亿元 聚力服务中小微融资需求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强金融服务,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有较大增速。银行保险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如何重点发力?如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这成为下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从量、价、质三方面服务小微

在我国企业结构中,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90%,是我国经济韧性和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当前强化金融支持遇困行业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意义重大。

今年二季度末,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55.8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速22.6%。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6.3万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郑忱阳表示,一方面,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的积极性有所增加。发挥金融力量推动经济稳增长,持续加大让利实体经济力度,通过一系列减税降费、贷款优惠、专项贷款等措施,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从量、价、质三方面服务好小微企业,即信贷投放精准有力、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融资方式持续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适应性,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政策制度的大力指引,2022年以来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继续加码,不断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尤其是受疫情严重冲击企业的信贷支持,促使信贷投放进一步向普惠小微这一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金融系统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首贷是企业从金融机构融资的起点。研究表明,中小微企业获得首次贷款后,后续再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而且贷款利率有望下行,贷款速度也将加快。下一步,中小银行应重视首贷户占比提升,并对首贷有关的信贷准入、审批等制度和流程进行修订完善。

今年上半年,银行保险机构采取针对性纾困措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质效。建设银行根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变动情况,动态调整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发放贷款利率,扩大分行贷款价格授权,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经济资本打折等给予“一揽子”政策优惠,主动承担抵押类贷款的抵押物评估费、保险费、抵押登记费,持续做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降费工作,进一步压缩收费项目数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今年一季度末,中信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已经近4000亿元,比年初增长321亿元,增量居股份制银行第一位;普惠金融的有贷户超过20万户,较年初增长2万户;其中特别在小微企业‘下沉扩面’上下功夫,一季度新增首贷户2439户,占新投放贷款客户近20%。”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表示。

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同样发挥出雨天帮撑伞、雪中帮送炭的作用,与市场主体共渡难关。中国人保集团总裁王廷科表示,进一步强化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减负纾困、恢复发展,保障吸纳就业能力。目前,人保开发了中小微企业专属产品,提供涵盖财产损失、公众责任、雇主责任等多个领域的保障,形成具有人保特色的中小微企业服务模式。

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业内专家表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下,中小微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一系列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微整体资金链的循环畅通和安全稳定。

今年以来,银行保险机构重点加强对产业链中中小微企业这个环节的支持,打出了帮扶中小微企业“政策组合拳”,强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党委副书记盛和泰表示,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今年以来,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中小微企业13.2万家,累计承保金额1033.9亿美元,向中小微企业支付赔款1.1亿美元。在支持重点业务领域方面,今年以来,中国信保承保外贸新业态业务88.9亿美元。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开展客户服务,为小微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提供政策保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小微外贸企业应重视并切实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工具,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境外风险的前瞻性预警分析评估和系统化管理作用,努力提高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应对能力。

为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业务的资源保障力度,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保费成本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接下来,应加快推动扩大出口信保覆盖面。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纺织品、服装、家具、鞋靴、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此外,强化保险机构与小微企业保单融资合作,推出小微企业专属保单融资的纯信用快贷业务;开展关税履约保证保险,使外贸企业实现先通关后缴税,缩短通关时间,减少费用支出。

此外,优化供应链金融持续为中小微企业保驾护航。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银保监会随即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要优化发展供应链金融。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银行机构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依法合规发展订单、存货、应收账款等抵质押融资业务,加强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加大对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为更好地补链固链强链,方合英表示,中信银行推出“中信易贷”的核心就是把供应链上的“大数据”盘活成为小微企业的“好信用”,对不同类型企业“好不好贷”,让“数据”说话。针对处在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型小微企业,创新开发“订单e贷”产品,依据企业的订单数据和历史履约数据给予授信,满足企业拿到订单之后启动资金的需求。针对供应链下游销售型小微企业,研发“经销e贷”产品,依托企业真实的贸易场景和交易数据发放信用贷款,有效解决销售型企业融资“缺担保、缺抵押”的痛点。面向外贸型企业,推出“关税e贷”,依托企业缴纳关税、报关和工商、征信等数据提供融资,及时补给进出口贸易资金,助力企业快速“通关”。

创新模式疏通融资堵点

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实体经济完全恢复还需时日,特别是对于受疫情冲击较严重的中小微企业而言,资金流动性压力和融资困境仍会持续存在,在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门槛较高的现实背景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急需破解。

具体来看,在金融帮扶中小微企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堵点。一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由于发行股票和债券对资产价值和信息披露要求较高,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受阻,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间接融资且渠道单一。二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由于风险较高,不仅缺少优惠利率,还要额外支付担保费、评估费、审计费等,小贷公司、网贷等容易获得资金的融资渠道贷款成本是银行的3倍至4倍,融资贵是中小微企业的生存难题。三是存在“惜贷”“惧贷”问题,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信用低、抵押物少、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等短板因素,尤其疫情冲击下融资风险增加,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性下降。

由于抵押物不足、信用数据缺失等原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帮助各类中小微企业畅通资金流,有必要创新并拓宽融资渠道。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不动产抵押物的缺失是制约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正因为此,探索新的抵质押模式,已成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的重点。比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领域,也是监管鼓励的方向。而从长期看,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融资方式的发展,需要加强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市场建设等方面。此外,依托政府牵头,联合社会组织、金融机构、园区、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建立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有利于促进银企对接,从而给企业的成长带来更加全面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反复对于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中小微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近年来,华泰保险集团充分发挥保险主业优势,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贡献保险力量。“华泰资产发起设立规模超百亿元的普惠金融类资产支持计划,该计划以小微企业经营性贷款为主要底层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小微贷款资产,促进保险资金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切实减轻了企业经营负担,为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注入新动力。”华泰保险集团总经理赵明浩表示。

当前,疏通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机构长期信贷的支持,以此提振经营信心、夯实巩固复苏基础。郑忱阳认为,银行业要精准把握信贷政策,扩大新增贷款规模,调整信贷结构,确保信贷资金平稳、均衡投向实体经济。一方面继续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专项信贷政策工具,创新融资模式,加大信用贷款、投贷联动、无本续贷等模式的支持力度,构建“信贷+”综合化金融服务链条。另一方面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提供连续性、稳定性的信贷支持,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协调配合,联合政府、保险、企业等共同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帮助搭建信息沟通与共享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贷款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会)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上半年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55.8万亿元 聚力服务中小微融资需求

2022-08-24 06:33:15 来源: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强金融服务,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有较大增速。银行保险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如何重点发力?如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这成为下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从量、价、质三方面服务小微

在我国企业结构中,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90%,是我国经济韧性和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当前强化金融支持遇困行业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意义重大。

今年二季度末,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55.8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速22.6%。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6.3万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郑忱阳表示,一方面,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的积极性有所增加。发挥金融力量推动经济稳增长,持续加大让利实体经济力度,通过一系列减税降费、贷款优惠、专项贷款等措施,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从量、价、质三方面服务好小微企业,即信贷投放精准有力、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融资方式持续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适应性,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政策制度的大力指引,2022年以来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继续加码,不断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尤其是受疫情严重冲击企业的信贷支持,促使信贷投放进一步向普惠小微这一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金融系统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首贷是企业从金融机构融资的起点。研究表明,中小微企业获得首次贷款后,后续再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而且贷款利率有望下行,贷款速度也将加快。下一步,中小银行应重视首贷户占比提升,并对首贷有关的信贷准入、审批等制度和流程进行修订完善。

今年上半年,银行保险机构采取针对性纾困措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质效。建设银行根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变动情况,动态调整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发放贷款利率,扩大分行贷款价格授权,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经济资本打折等给予“一揽子”政策优惠,主动承担抵押类贷款的抵押物评估费、保险费、抵押登记费,持续做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降费工作,进一步压缩收费项目数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今年一季度末,中信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已经近4000亿元,比年初增长321亿元,增量居股份制银行第一位;普惠金融的有贷户超过20万户,较年初增长2万户;其中特别在小微企业‘下沉扩面’上下功夫,一季度新增首贷户2439户,占新投放贷款客户近20%。”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表示。

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同样发挥出雨天帮撑伞、雪中帮送炭的作用,与市场主体共渡难关。中国人保集团总裁王廷科表示,进一步强化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减负纾困、恢复发展,保障吸纳就业能力。目前,人保开发了中小微企业专属产品,提供涵盖财产损失、公众责任、雇主责任等多个领域的保障,形成具有人保特色的中小微企业服务模式。

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业内专家表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下,中小微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一系列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微整体资金链的循环畅通和安全稳定。

今年以来,银行保险机构重点加强对产业链中中小微企业这个环节的支持,打出了帮扶中小微企业“政策组合拳”,强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党委副书记盛和泰表示,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今年以来,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中小微企业13.2万家,累计承保金额1033.9亿美元,向中小微企业支付赔款1.1亿美元。在支持重点业务领域方面,今年以来,中国信保承保外贸新业态业务88.9亿美元。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开展客户服务,为小微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提供政策保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小微外贸企业应重视并切实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工具,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境外风险的前瞻性预警分析评估和系统化管理作用,努力提高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应对能力。

为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业务的资源保障力度,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保费成本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接下来,应加快推动扩大出口信保覆盖面。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纺织品、服装、家具、鞋靴、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此外,强化保险机构与小微企业保单融资合作,推出小微企业专属保单融资的纯信用快贷业务;开展关税履约保证保险,使外贸企业实现先通关后缴税,缩短通关时间,减少费用支出。

此外,优化供应链金融持续为中小微企业保驾护航。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银保监会随即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要优化发展供应链金融。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银行机构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依法合规发展订单、存货、应收账款等抵质押融资业务,加强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加大对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为更好地补链固链强链,方合英表示,中信银行推出“中信易贷”的核心就是把供应链上的“大数据”盘活成为小微企业的“好信用”,对不同类型企业“好不好贷”,让“数据”说话。针对处在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型小微企业,创新开发“订单e贷”产品,依据企业的订单数据和历史履约数据给予授信,满足企业拿到订单之后启动资金的需求。针对供应链下游销售型小微企业,研发“经销e贷”产品,依托企业真实的贸易场景和交易数据发放信用贷款,有效解决销售型企业融资“缺担保、缺抵押”的痛点。面向外贸型企业,推出“关税e贷”,依托企业缴纳关税、报关和工商、征信等数据提供融资,及时补给进出口贸易资金,助力企业快速“通关”。

创新模式疏通融资堵点

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实体经济完全恢复还需时日,特别是对于受疫情冲击较严重的中小微企业而言,资金流动性压力和融资困境仍会持续存在,在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门槛较高的现实背景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急需破解。

具体来看,在金融帮扶中小微企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堵点。一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由于发行股票和债券对资产价值和信息披露要求较高,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受阻,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间接融资且渠道单一。二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由于风险较高,不仅缺少优惠利率,还要额外支付担保费、评估费、审计费等,小贷公司、网贷等容易获得资金的融资渠道贷款成本是银行的3倍至4倍,融资贵是中小微企业的生存难题。三是存在“惜贷”“惧贷”问题,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信用低、抵押物少、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等短板因素,尤其疫情冲击下融资风险增加,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性下降。

由于抵押物不足、信用数据缺失等原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帮助各类中小微企业畅通资金流,有必要创新并拓宽融资渠道。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不动产抵押物的缺失是制约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正因为此,探索新的抵质押模式,已成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的重点。比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领域,也是监管鼓励的方向。而从长期看,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融资方式的发展,需要加强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市场建设等方面。此外,依托政府牵头,联合社会组织、金融机构、园区、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建立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有利于促进银企对接,从而给企业的成长带来更加全面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反复对于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中小微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近年来,华泰保险集团充分发挥保险主业优势,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贡献保险力量。“华泰资产发起设立规模超百亿元的普惠金融类资产支持计划,该计划以小微企业经营性贷款为主要底层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小微贷款资产,促进保险资金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切实减轻了企业经营负担,为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注入新动力。”华泰保险集团总经理赵明浩表示。

当前,疏通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机构长期信贷的支持,以此提振经营信心、夯实巩固复苏基础。郑忱阳认为,银行业要精准把握信贷政策,扩大新增贷款规模,调整信贷结构,确保信贷资金平稳、均衡投向实体经济。一方面继续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专项信贷政策工具,创新融资模式,加大信用贷款、投贷联动、无本续贷等模式的支持力度,构建“信贷+”综合化金融服务链条。另一方面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提供连续性、稳定性的信贷支持,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协调配合,联合政府、保险、企业等共同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帮助搭建信息沟通与共享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贷款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翁小荔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