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红:财政收入企稳传递积极信号
随着我国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经济逐渐恢复,可以预期全年财政收入将保持整体平衡的态势,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李旭红:财政收入企稳传递积极信号

近日,财政部门公布了上半年收支数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98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9.2%,降幅进一步收窄,财政收入开始企稳,为实现财政可持续奠定了基础,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性保障之一。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上半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支平衡也面临着较大压力。但是,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相继实施,自6月份以来,政策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市场要素的流动加快,市场的活跃度不断提升,市场预期有所好转,市场交易行为增加,市场主体的盈利能力改善,我国经济呈现恢复态势。经济的复苏为我国筹集财政收入奠定了基础,从而带动了上半年财政收入企稳,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为增加财政收入带来了增量。在逆周期及跨周期的调节中,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是帮助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之一,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通过适度调节减少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活市场活力并带动社会投资,从而促进经济恢复,带来财政收入增加。

上半年,我国财政政策在减税退税、发债及保持一定强度的支出刚性等方面发力。减税退税政策用政府的减法带来企业的加法,对增加企业现金流发挥了积极纾困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对具有成长能力的企业投资并拓展其发展空间。专项债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尤其是带动基础设施投资,为经济恢复及财政收入企稳带来新动能。同时,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6.4%,保持了一定的财政支出刚性,并重点增大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以及科学技术等项目的支出。各项积极的财政政策短期内可能增加财政收支压力,但由于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预期的效果显著,长期看将有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财政收入增量的形成,进一步保障今年全年财政收支的平衡。

尽管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总体平稳,但也面临一定压力。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承担历史包袱的情况不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地方财政所面临的收支矛盾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有些地区的非税收入开始增长。应积极拓展各种方式,切实解决部分地区地方财政的压力问题,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发挥留抵退税政策助企纾困的效应,为市场主体注入活力,通过经济整体复苏带动税基的基本面,从而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二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缩减一般项目支出,取消不必要的支出,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同时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的作用;三是充分发挥专项债等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的财政工具效能,通过投资增强市场信心及预期,并带动社会资本的投资积极性,最终促进整体经济的增长,以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平衡;四是要考虑区域之间财政实力的差距,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的分配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财政整体平衡。

机遇与困难并存,我国高质量发展不仅仅要求在产业、经济、社会层面深化改革,也要求财政发展观能有根本性转变。财政政策不仅需要提质增效,发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需要优化和改革以解决现实困难。随着我国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经济逐渐恢复,可以预期全年财政收入将保持整体平衡的态势,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李旭红:财政收入企稳传递积极信号

2022-08-24 09:11:50 来源:

近日,财政部门公布了上半年收支数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98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9.2%,降幅进一步收窄,财政收入开始企稳,为实现财政可持续奠定了基础,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性保障之一。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上半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支平衡也面临着较大压力。但是,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相继实施,自6月份以来,政策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市场要素的流动加快,市场的活跃度不断提升,市场预期有所好转,市场交易行为增加,市场主体的盈利能力改善,我国经济呈现恢复态势。经济的复苏为我国筹集财政收入奠定了基础,从而带动了上半年财政收入企稳,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为增加财政收入带来了增量。在逆周期及跨周期的调节中,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是帮助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之一,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通过适度调节减少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活市场活力并带动社会投资,从而促进经济恢复,带来财政收入增加。

上半年,我国财政政策在减税退税、发债及保持一定强度的支出刚性等方面发力。减税退税政策用政府的减法带来企业的加法,对增加企业现金流发挥了积极纾困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对具有成长能力的企业投资并拓展其发展空间。专项债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尤其是带动基础设施投资,为经济恢复及财政收入企稳带来新动能。同时,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6.4%,保持了一定的财政支出刚性,并重点增大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以及科学技术等项目的支出。各项积极的财政政策短期内可能增加财政收支压力,但由于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预期的效果显著,长期看将有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财政收入增量的形成,进一步保障今年全年财政收支的平衡。

尽管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总体平稳,但也面临一定压力。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承担历史包袱的情况不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地方财政所面临的收支矛盾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有些地区的非税收入开始增长。应积极拓展各种方式,切实解决部分地区地方财政的压力问题,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发挥留抵退税政策助企纾困的效应,为市场主体注入活力,通过经济整体复苏带动税基的基本面,从而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二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缩减一般项目支出,取消不必要的支出,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同时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的作用;三是充分发挥专项债等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的财政工具效能,通过投资增强市场信心及预期,并带动社会资本的投资积极性,最终促进整体经济的增长,以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平衡;四是要考虑区域之间财政实力的差距,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的分配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财政整体平衡。

机遇与困难并存,我国高质量发展不仅仅要求在产业、经济、社会层面深化改革,也要求财政发展观能有根本性转变。财政政策不仅需要提质增效,发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需要优化和改革以解决现实困难。随着我国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经济逐渐恢复,可以预期全年财政收入将保持整体平衡的态势,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翁小荔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