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来看这份“成绩单”
9月6日,重庆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以崭新风貌昂扬奋进现代化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来看这份“成绩单”

来源:上游新闻2022-09-07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如何?9月6日,重庆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以崭新风貌昂扬奋进现代化新征程。其中,2012-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6879元;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达到33803元,年均增长10.0%。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

《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

2012-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9万亿元,是2012年的2.4倍。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6879元。

同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2012年以来,重庆三次产业结构由7.6:45.8:46.6转变为6.9:40.1:53.0。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由2012年的33.1:26.3:40.6转变为2021年的21.9:25.6:52.5,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累计提高11.9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量增质提。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达3212.43万人,比2012年增加237.55万人,年均增速0.9%,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市外外来人口数量达到222.77万人,比2012年增加83.23万人,增长59.6%。

除了经济总量的突破,重庆的内需潜能也得到持续释放,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2012-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16.1%,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2.6%;民间投资活力持续激发,年均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5141.09亿元增加到2021年13967.67亿元,年均增长12.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7371元提高到43504元。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近5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19.1%、28.9%。

此外,在区域发展协调推进方面,成效也得到逐步显现。

其中,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截至目前,召开5次党政联席会议,成渝中线高铁等160个重大项目滚动实施,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加快建设,推出川渝通办事项311项。

高品质生活上台阶

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至32.0%

《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兜底保障更加坚实。

2021年,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 360人,较2012年增长8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2012年增长60.3%、84.9%、102.9%和111.6%;全市共有博物馆111个,较2012年增加72个;体育场地13.6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8平方米。5年建成“四好农村路”6.8万公里、改造农村危房超过10万户。截至目前,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023公里、450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县县通。

市民生活水平实现显著提升,幸福底色更加绚丽。

2012-2021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0%,2021年达到33803元;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1%,2021年达24598元。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36.7%下降至2021年的32.0%,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38.9%下降至2021年的36.6%。

其中,汽车类消费增长明显,2021年限额以上汽车类消费1188.87亿元,较2012年增长80.5%。人民居住质量大幅提升,全市90平方米以上改善型住宅销售面积占当年住宅销售面积的比重由2012年的56.5%提高到2021年的78.4%。

内陆开放高地开新局

2021年进出口规模居西部地区第2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全力推进。

2012-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5.5%,从2012年的532.04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238.33亿美元。2021年,重庆进出口规模在西部地区居第2位,与21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具体来看,笔记本电脑出口7801.9万台,增加18.7%,出口量连续8年全国第一;价值2000.9亿元,增长15.9%,出口值连续3年全国第一。燃油摩托车出口422.8万辆,增加28.9%,价值146.7亿元,增长37.5%,出口量、值均居全国第一。

同时,开放通道不断拓展,枢纽作用更加明显。

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运输11.24万箱,同比增长54.2%;总运输货值187.16亿元,同比增长40.1%。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过4800班,总运输41.86万箱,开行量和货值货量均居全国首位。外贸货物吞吐量578万吨,同比增长9.4%,开行沪渝直达快线1192艘次,同比增长32.6%,运输集装箱22.65万标箱,同比增长40.3%,江海联运可通达环太平洋、大西洋200个国家和地区600个港口。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际航线增至106条,国际货邮年吞吐量突破20万吨。

此外,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辐射功能持续增强。

目前,重庆拥有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战略平台,3个国家级经开区、4个高新区等园区平台,6个综合保税区、4个保税物流中心和4个开放口岸等功能平台,汇集了全市80%的外贸进出口和70%的外商直接投资。今年上半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商业项目252.5亿美元、金融项目288.7亿美元,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部落实,引领辐射功能持续增强。

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展新颜

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6天

《报告》还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生态保护持续发力,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2021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74个“十四五”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6%。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95.9%,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库区一级支流水质呈富营养的断面比例为34.8%。森林覆盖率达到54.5%,较2012年提高12.4个百分点。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6天。全市绿色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

生态修复深入推进,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全市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92平方公里。全面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和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整治,重庆山水林田湖草工程试点入选中国特色生态修复案例,广阳岛生态修复入选全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9 个,居西南地区首位。

绿色发展蹄疾步稳,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将碳排放管理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2021年,全市整改“两高”项目122个,上线“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累计推动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4019个,认定105个智能工厂、574个数字化车间。超额完成能耗双控年度和进度任务目标。2012-2021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7.9%。

上游新闻记者 孙琼英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来看这份“成绩单”

2022-09-07 06:32:15 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如何?9月6日,重庆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以崭新风貌昂扬奋进现代化新征程。其中,2012-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6879元;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达到33803元,年均增长10.0%。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

《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

2012-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9万亿元,是2012年的2.4倍。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6879元。

同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2012年以来,重庆三次产业结构由7.6:45.8:46.6转变为6.9:40.1:53.0。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由2012年的33.1:26.3:40.6转变为2021年的21.9:25.6:52.5,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累计提高11.9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量增质提。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达3212.43万人,比2012年增加237.55万人,年均增速0.9%,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市外外来人口数量达到222.77万人,比2012年增加83.23万人,增长59.6%。

除了经济总量的突破,重庆的内需潜能也得到持续释放,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2012-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16.1%,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2.6%;民间投资活力持续激发,年均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5141.09亿元增加到2021年13967.67亿元,年均增长12.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7371元提高到43504元。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近5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19.1%、28.9%。

此外,在区域发展协调推进方面,成效也得到逐步显现。

其中,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截至目前,召开5次党政联席会议,成渝中线高铁等160个重大项目滚动实施,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加快建设,推出川渝通办事项311项。

高品质生活上台阶

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至32.0%

《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兜底保障更加坚实。

2021年,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 360人,较2012年增长8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2012年增长60.3%、84.9%、102.9%和111.6%;全市共有博物馆111个,较2012年增加72个;体育场地13.6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8平方米。5年建成“四好农村路”6.8万公里、改造农村危房超过10万户。截至目前,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023公里、450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县县通。

市民生活水平实现显著提升,幸福底色更加绚丽。

2012-2021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0%,2021年达到33803元;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1%,2021年达24598元。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36.7%下降至2021年的32.0%,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38.9%下降至2021年的36.6%。

其中,汽车类消费增长明显,2021年限额以上汽车类消费1188.87亿元,较2012年增长80.5%。人民居住质量大幅提升,全市90平方米以上改善型住宅销售面积占当年住宅销售面积的比重由2012年的56.5%提高到2021年的78.4%。

内陆开放高地开新局

2021年进出口规模居西部地区第2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全力推进。

2012-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5.5%,从2012年的532.04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238.33亿美元。2021年,重庆进出口规模在西部地区居第2位,与21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具体来看,笔记本电脑出口7801.9万台,增加18.7%,出口量连续8年全国第一;价值2000.9亿元,增长15.9%,出口值连续3年全国第一。燃油摩托车出口422.8万辆,增加28.9%,价值146.7亿元,增长37.5%,出口量、值均居全国第一。

同时,开放通道不断拓展,枢纽作用更加明显。

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运输11.24万箱,同比增长54.2%;总运输货值187.16亿元,同比增长40.1%。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过4800班,总运输41.86万箱,开行量和货值货量均居全国首位。外贸货物吞吐量578万吨,同比增长9.4%,开行沪渝直达快线1192艘次,同比增长32.6%,运输集装箱22.65万标箱,同比增长40.3%,江海联运可通达环太平洋、大西洋200个国家和地区600个港口。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际航线增至106条,国际货邮年吞吐量突破20万吨。

此外,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辐射功能持续增强。

目前,重庆拥有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战略平台,3个国家级经开区、4个高新区等园区平台,6个综合保税区、4个保税物流中心和4个开放口岸等功能平台,汇集了全市80%的外贸进出口和70%的外商直接投资。今年上半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商业项目252.5亿美元、金融项目288.7亿美元,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部落实,引领辐射功能持续增强。

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展新颜

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6天

《报告》还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生态保护持续发力,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2021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74个“十四五”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6%。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95.9%,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库区一级支流水质呈富营养的断面比例为34.8%。森林覆盖率达到54.5%,较2012年提高12.4个百分点。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6天。全市绿色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

生态修复深入推进,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全市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92平方公里。全面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和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整治,重庆山水林田湖草工程试点入选中国特色生态修复案例,广阳岛生态修复入选全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9 个,居西南地区首位。

绿色发展蹄疾步稳,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将碳排放管理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2021年,全市整改“两高”项目122个,上线“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累计推动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4019个,认定105个智能工厂、574个数字化车间。超额完成能耗双控年度和进度任务目标。2012-2021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7.9%。

上游新闻记者 孙琼英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翁小荔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