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政策护航生猪稳产
生猪生产一头连着群众的“菜篮子”,另一头连着养殖户的“钱袋子”。

长效政策护航生猪稳产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2-09-15

猪价历来被认为是“百价之窗”,生猪生产一头连着群众的“菜篮子”,另一头连着养殖户的“钱袋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以来,猪价持续波动,生猪养殖遭遇“寒冬”,四川、湖南、海南等多个生猪养殖大省打出了包含资金、保险、防疫等在内的多套政策“组合拳”。长效且有针对性的政策,确保生猪产能稳定有基础、供应市场有保障、疫病防控有成效,可缓解“猪周期”带来的影响。

周期调控应当着眼于长远,防患于未然。本世纪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了5次较大波动,如今已是第6轮“猪周期”。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由去年的过剩渐回正常区间,养殖行业逐渐结束亏损,肉价也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不过,“稳”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继续,养殖户的信心依旧处于恢复期,“稳”时更应居安思危。我国长期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先后制定多项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政策,并依据生产规律及市场波动,立足中长期规划持续展开跨周期调控。只有用地、环评、金融等长效性政策相继落实,监测预警与形势研判得到加强,才能有效避免生产和价格出现大起大落,避免损害养猪场户基础生产能力,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稳价格关键在于稳产能。“有母就有小,有小不愁大”,稳产能的核心是确保能繁母猪指标维持在相对合理区间。比如,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此前印发了《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并将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划分为绿色、黄色、红色3个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调控措施。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生猪产能核心调控指标,关口前移,预调、早调、微调,才能有效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尤其要提醒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切勿因猪价上涨盲目跟风入场。现有养殖场户更应加强监测,当能繁母猪产能出现异动时,应当主动调整存栏量,规避风险。

高标准、规模化生猪养殖,任重而道远。2021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首次达到60%,2017年这一数据仅为46.9%。目前,全国生猪养殖场系统备案的规模场数量为18万家,他们在产能升级、疫病防控、产品流通等各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加快建立现代化养猪业是有效避免生猪生产大起大落的重要手段和前提,现代化“提速”则离不开土地、环保、资金等各方面政策支持。唯有构建现代化生猪养殖体系,不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推动现代化畜产品加工流通,才能让产业集中度、竞争力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转型已步入关键期,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市场行情主导下的价格波动,另一方面更应注重稳定行业预期和政策支持。应确保用地、环保、财政、金融、保险等各方面政策全方位发力,给养猪场户明确的政策预期和市场信心,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畅)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长效政策护航生猪稳产

2022-09-15 06:30:43 来源:

猪价历来被认为是“百价之窗”,生猪生产一头连着群众的“菜篮子”,另一头连着养殖户的“钱袋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以来,猪价持续波动,生猪养殖遭遇“寒冬”,四川、湖南、海南等多个生猪养殖大省打出了包含资金、保险、防疫等在内的多套政策“组合拳”。长效且有针对性的政策,确保生猪产能稳定有基础、供应市场有保障、疫病防控有成效,可缓解“猪周期”带来的影响。

周期调控应当着眼于长远,防患于未然。本世纪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了5次较大波动,如今已是第6轮“猪周期”。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由去年的过剩渐回正常区间,养殖行业逐渐结束亏损,肉价也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不过,“稳”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继续,养殖户的信心依旧处于恢复期,“稳”时更应居安思危。我国长期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先后制定多项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政策,并依据生产规律及市场波动,立足中长期规划持续展开跨周期调控。只有用地、环评、金融等长效性政策相继落实,监测预警与形势研判得到加强,才能有效避免生产和价格出现大起大落,避免损害养猪场户基础生产能力,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稳价格关键在于稳产能。“有母就有小,有小不愁大”,稳产能的核心是确保能繁母猪指标维持在相对合理区间。比如,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此前印发了《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并将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划分为绿色、黄色、红色3个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调控措施。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生猪产能核心调控指标,关口前移,预调、早调、微调,才能有效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尤其要提醒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切勿因猪价上涨盲目跟风入场。现有养殖场户更应加强监测,当能繁母猪产能出现异动时,应当主动调整存栏量,规避风险。

高标准、规模化生猪养殖,任重而道远。2021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首次达到60%,2017年这一数据仅为46.9%。目前,全国生猪养殖场系统备案的规模场数量为18万家,他们在产能升级、疫病防控、产品流通等各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加快建立现代化养猪业是有效避免生猪生产大起大落的重要手段和前提,现代化“提速”则离不开土地、环保、资金等各方面政策支持。唯有构建现代化生猪养殖体系,不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推动现代化畜产品加工流通,才能让产业集中度、竞争力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转型已步入关键期,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市场行情主导下的价格波动,另一方面更应注重稳定行业预期和政策支持。应确保用地、环保、财政、金融、保险等各方面政策全方位发力,给养猪场户明确的政策预期和市场信心,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佩兰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