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见到王院士,他穿着短袖的军装,身材高大,精神饱满。有一份比较特别的气度,混合了岁月的磨砺,是学识与素养兼备的人所特有的。
出电梯的时候,出于礼貌和尊敬,所有人都等着他先移步,他却停下来坚持让我先走,“lady first”,他挑挑眉,一切都很自然。这位长者不仅是位科学家,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绅士,这一点在后来的采访中也得到了印证。
交谈之后才发现,看起来严肃的王院士实际上非常平易近人。他说话的语调很平缓,很容易把人带入谈话的情境中。采访开始前,助手把纸巾放到了他身旁方便取的地方,他说“这个不好,会拍到”接着左右观察了下,把东西放到了脚边。听他回忆很像讲故事,总是娓娓道来,讲到兴奋之处,手势也跟着一起随意舞动。当时我就在想,如果不是做节目,没有主题限制,天马行空地乱侃,一定可以和他聊很久。
渊博的学识会让我们佩服一个人,但随和开朗的性格会让我们愿意亲近一个人。
采访结束我们去王院士的办公室补拍照片,到达时已经下午六点多了,原来觉得会打扰他休息,没想到他非常热情。起身把窗帘全部拉开,给我们展示外面的风景,望出去恰好正对着嘉陵江,视野的确很棒。他指着远一点的江岸“下雨的时候那边雾蒙蒙的,非常漂亮。”还没来得及开工,他又招呼我和摄影师喝咖啡,亲自拿出杯碟准备起来。我们俩端着咖啡看江景,俨然成了来拜访好友的客人。
王院士的办公室有一半被书橱占据着,办公桌周围有一摞摞的医学杂志。尽管获得了那么多荣誉,他给人的感觉仍然很平和,他说一方面是觉得做了有益的事情,军事医学可以说是钻进去了,钻进去了之后就觉得有乐趣。我在想,能将事业和百姓的需求结合起来无疑是伟大而有意义的,而将事业和兴趣结合起来更是幸福的。
在采访中王院士提到自己最大的优点是勤奋,其实他还很认真,对事、对人都是这样。他不允许学生做研究有任何的弄虚作假,发现自己做错的地方可以坦诚地向儿子道歉。他会习惯性地将微小的事情做好,交换联系方式的时候,他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名字和号码,他将我的填在后面,然后在手机里也存了一个,说“好了,这样就完成了”。
办公室里一个小架子上摆满了他从不同国家带回来的小石头,这些石头是随意捡来的,上面贴上了细细的,白色的纸条,用钢笔写着地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石头,记录着他在科研领域的探索之路,也记录着他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
(文/ 缪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