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扩内需大有可为
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指出,要推动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企业、消费金融企业等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前提下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

消费金融扩内需大有可为

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指出,要推动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企业、消费金融企业等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前提下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

消费对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的本质,是对现有资金最优配置并实现财富价值的自我超越,与消费需求的满足息息相关。消费金融结合“消费”与“金融”,有助于实现金融市场多元化,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崛起与金融科技的爆发式成长,消费金融与金融科技将进一步深度融合,从而在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服务实体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完善的空间,深度和广度有待增强,这为我国金融科技带来了新发展机遇。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成长,加速了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鼓励金融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科技水平的提升以及宏观经济对消费的持续促进,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规模与行业深度将持续扩大。为更好发挥消费金融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要完善征信、精准定位,夯实消费金融发展基础。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不同人的消费能力和信用情况参差不齐,导致了消费金融的多样化特征,增加了金融机构制定标准化、统一化的业务流程和行业规范的难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不同人群定位是发展消费金融的基础前提。应合理打通消费者个人信息资源,形成准确、完整、全面的信息库;利用数据技术深度挖掘消费者行为偏好等数据,促进金融科技与个人征信的深度融合;加大消费者失信行为惩罚力度,提高逃债、废债等失信行为的成本。

二要融合科技、拓宽业务,实现消费金融普惠服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互联网巨头陆续加强新兴科技的应用,加快消费金融向数字化和平台化转型的步伐。其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消费金融活动产生的融资、生产、运输、销售、售后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精准协调各环节的资金分配。通过融合跨领域数据,针对性地开发金融新产品,拓宽金融服务;借助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加快信息获取速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供应链多主体的生态协作;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出智能化应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三要重视安全、加强监管,推动消费金融规范发展。加强消费金融监管,既可有效防范市场风险的产生,也能助力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新兴科技在提升消费金融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例如大数据杀熟、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监管部门应立足实际,制定符合我国消费金融发展情况的措施,出台政策性文件构建规范的监管体系,加快制定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合规经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促进消费金融向公平、有序、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消费金融扩内需大有可为

2022-10-01 06:31:55 来源:

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指出,要推动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企业、消费金融企业等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前提下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

消费对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的本质,是对现有资金最优配置并实现财富价值的自我超越,与消费需求的满足息息相关。消费金融结合“消费”与“金融”,有助于实现金融市场多元化,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崛起与金融科技的爆发式成长,消费金融与金融科技将进一步深度融合,从而在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服务实体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完善的空间,深度和广度有待增强,这为我国金融科技带来了新发展机遇。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成长,加速了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鼓励金融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科技水平的提升以及宏观经济对消费的持续促进,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规模与行业深度将持续扩大。为更好发挥消费金融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要完善征信、精准定位,夯实消费金融发展基础。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不同人的消费能力和信用情况参差不齐,导致了消费金融的多样化特征,增加了金融机构制定标准化、统一化的业务流程和行业规范的难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不同人群定位是发展消费金融的基础前提。应合理打通消费者个人信息资源,形成准确、完整、全面的信息库;利用数据技术深度挖掘消费者行为偏好等数据,促进金融科技与个人征信的深度融合;加大消费者失信行为惩罚力度,提高逃债、废债等失信行为的成本。

二要融合科技、拓宽业务,实现消费金融普惠服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互联网巨头陆续加强新兴科技的应用,加快消费金融向数字化和平台化转型的步伐。其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消费金融活动产生的融资、生产、运输、销售、售后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精准协调各环节的资金分配。通过融合跨领域数据,针对性地开发金融新产品,拓宽金融服务;借助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加快信息获取速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供应链多主体的生态协作;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出智能化应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三要重视安全、加强监管,推动消费金融规范发展。加强消费金融监管,既可有效防范市场风险的产生,也能助力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新兴科技在提升消费金融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例如大数据杀熟、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监管部门应立足实际,制定符合我国消费金融发展情况的措施,出台政策性文件构建规范的监管体系,加快制定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合规经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促进消费金融向公平、有序、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陶龙鑫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